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传承之地(1 / 2)

天台山。

常海青在手中老人参的指引下来到了传承之地。

天台山古名东蒙山,远古洪荒时期,大禹治水路过蜀国时,曾选此山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美名。

汉末道家在此相山凿洞,筑坛祭神,正式易其名为“天台山”,天台山便增添了宗教文化内容。三国蜀汉之初,诸葛亮曾到临邛察看“甲屯”垦植和开掘“火井”情况,乘坐“木椅车”上山眺望。

西游僧人普达舍耶云游到此,创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时期,宗教漫延,初唐时火井县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因而天台山以道家势力为大。五代时,天台山又修一座规模宏大的城隍庙,两宋时期,天台山儒、道、佛三教并存,三家争山夺林,各营院园,道观佛寺,官房多达百余处,宗教势力泛滥,各派矛盾百出,于是出现了州通判、推官驻山主政之事。

此山瑰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传承让人赞叹。

天台山共有佛道两家传承,更是以前蜀国的封禅之地,应该还有蜀国的传承,甚至会有诸葛孔明的神通宝术流于此。

这是一间庙。看模样应该是道家。只是有些简陋,庙门上的牌匾残破腐朽,只剩下了“天台”两个大字。

红木做的大门,已经残破,轻轻一推嘎吱作响,鼻子轻轻一闻,还能问道一股淡淡的朽木味道。

他走进庙宇,里面杂草丛生。

“有人吗?”他轻声问道。没有人回答,整个庙宇寂静无声,只有不时远处传来的鸟鸣。

他走进去,脚边枯黄的杂草随着他的走动微微摇曳。

大堂供奉着一尊雕像,雕像残破,颔首而立,尘灰覆盖在他们身上,使得人看不清他的模样。

常海青觉得这应该是诸葛孔明,毕竟得来的宝物其实都是他们的,所以他对三清作了个揖,然后才向其他地方走去。

他踏了九步,之后脚下青石砖发出光芒,将他笼罩。

而被供奉的那一尊雕像微微一笑。

…………

云顶山。

因峰顶常有云雾,故名云顶山。

与厦门岛内最高峰云顶岩之名相呼应。冬季,云顶山上的气温较低,在有寒潮影响厦门时,云顶山上的气温通常都会在零下三度以下。山上常有结霜现象。

云顶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在此筑城,宋元战争中,先后迁至CD府路、川府路、安军等地,置“利戌司”重军防守,历经多次战斗,坚守15年,终因城内食尽而失陷。现存城门8座及瓮城、一字墙、炮台、军营、天池、水井、岗亭、水军码头等军事等遗址。云顶山有公路直达山顶,现已成为CD附近著名旅游胜地。

刘晴穿着紫衣向着传承之地走去,当她到了,她微微一愣。

面前是一片白雾,白雾浓重,带着仙气。

她心中传承之地应该是一座宫殿,或是一间庙堂。但没想到居然是一片白雾,而且白雾很厚,让她不敢踏入。

最后她咬咬牙,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进去。

王迎港早已落后很远,过了许久他才迈动着酸痛的双腿走到了这里。

他感觉自己是扛着座小山而来,身体筋骨累的发酸发麻。

不过即使他浑身冒汗,衣服裤子都被汗水打湿,累的想直接倒下,但他害怕刘晴遭遇大难,也得扛着走到这里。

他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传承之地,但最后他还是踏了进去。

忽的身上轻松起来,那份压制瞬间消散。

他扑通一声坐在地上,轻轻的呻吟一声。他从没感觉这么轻松过,不由得擦了擦汗,揉了揉四肢和肩膀。但过了没多久,他又爬了起来,向着前方走去。

他还是担心刘晴,这个温柔的姑娘从没有杀生,害怕她遇到危难不知所措。

他一声大喝,浑身散发金光,双眼有卐字在瞳孔旋转。

同时一声龙啸,一条淡金色的小龙缠绕在他手臂。

他施展所有的神通,要用尽全力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

…………

老君山。

山诸峰拱卫,孤峰高耸,云缠雾绕,时隐时现,遥望如画,故有“稠粳出云”之称,为新津十二胜景之一。相传山上生有仙草,名稠粳,食之可以长生;传说轩辕皇帝于此成仙。汉时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的“二十四治”之中的“稠粳治”即在此山之上。

老君山森森古柏参天蔽日,环境清雅,风景宜人,即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又是川西游览胜地。

这里应该有许多庙堂,可是却只有这样一个破庙留有传承,这让余老四不解。

余老四看着青牛脚下的枯草,他不知道这里多久没有人来过了。

“老牛,你说这里真的有通天传承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