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文武分立,各设九品官。文官之首,当为阁臣,阁臣为一品官,由元老院自二三品官中选,设七人,再加天子,八人共组内阁,太平众亦由内阁共领,逢有国事,以票多定论,天子许二票,阁臣各一票;阁臣之下,设六部,分为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工部、兵部,各部各掌己事,礼部兼管皇陵与三崤山,兵部不管军,只掌辎重给养、军情通报、兵马场、校尉以下武将申调人事,六部尚书为二品官,人事由内阁定夺;设尚书令管朝中书文诏令上下传递,御史令管记录卷宗,大库令管国库,大匠令管宫室修缮,祭酒令管文教,此五令与各郡守皆为三品官,人事由内阁定;其余诸县,大县令为四品、小县长为五品,四品官内阁定,五品及以下吏部定。其余辅官、吏员品级尚待诸公共议。选文官之法,暂行察举制,待后改之,然受察举新入之官,最高只可授四品。我今只二州之地,故不设州刺史,以待后来,若有立,与各部尚书同品。”
“武将之首为都督,官一品,各都督府废立人事由乡老院定夺,各军分属何都督府统辖则归内阁定;正军将军,官职二品,守土将军,三品,偏将军,四品,此三等武将人事皆内阁定;校尉为五品,自其以下皆由兵部定夺人事,军侯为六品,百将七品,军吏、医匠八品,队率九品。此外游击校尉归入兵部辖;掌黑铁卫之护军校尉,改称执金吾,与偏将同为四品,管宫室护卫,由天子直辖。”
听去听来,这定下的大元文武百官中,唯只有最后的执金吾一个是归天子直辖的,这位主公已将自家目前所拥有的权势,分割得七零八落,如何一个惨字了得?
他这称帝登基,到处有人掣肘,权势反而比之前不知缩小多少倍去!
今日议事,别人基本都还没说话,尽听邓季发言,然而众人已经是一惊再惊,惊诧难言了。
“监察院长与阁臣同一品官,由乡老院定职。”
“各品薪俸几何,尚待诸公共议。此外,若无大事,大元朝廷朝中平日小朝,逢五之日沐休,逢十之日大朝。小朝之日,内阁至即可,大朝之日,京中四品以上官皆需到场,监察院、乡老院不参政,然可遣人列听。郡府、县衙逢二、八两日沐休。”
“其四,既定国,当立大元之法!”
“大元之法由内阁拟,乡老院复审,若不得三者之二数票过,不得颁发,若此后改动、新设,亦复如此。六部官寺,监察院随时可察,刑部更当多名监察常驻!此外郡府设六衙,县府设六曹,礼部改为文衙、文曹,管文教;兵部改护衙、护曹,平日管治安、城中清洁,若有外敌犯,亦由其招民共御;二者之外,其余四职皆与六部类。待内阁定大元之法,广宣于民,日后择善学通法者充入刑部、刑衙、刑曹任职,此后刑狱断案,天子百官、郡守、县令皆不许干涉,违者非法!然若有断案,当得监察三人以上共听,若监察二人以为不公,交上司重审,至刑部犹尚不得决者,可由乡老院票定!”
将刑狱断案分离开去,由专人负责,倒是大大减轻郡守、县令们的工作负担,毕竟牧守一地,最烦的就是民间诉讼众多,很耽误时间。
一条条说到现在,邓季也口干,最后再说:“此四事说之,然尚缺甚多细微处,留待诸公补全。今日居此厅中者,无论文武、宾客、亲旧、妇人、罪囚,能得使大元天子百官皆有人辖制之计,尽可畅言,我只谢之,绝无怪罪处!”
邓季表示已经说完,可是今日之事实在太过震撼,简直就是骇人听闻了,邓季停语之后,众人半天还没有开口置一言的。
都不知道从哪里再去指点错处!
好一歇后,张既离席作揖:“使君恕罪!”
向主位告罪后,他急冲冲跑到韦康旁边,凑近案几一条条内容仔细去读。原来是细细回想的时候,竟然多处未记住。
其它人亦反应过来,杜畿、杨阜、张义、太史慈、张辽,一个个识字的人们抢过去,团团围住卫觊、韦康,就连阎圃、张卫、荀谌三位宾客都告罪离席,挤进人群中去再反复看记录下来的各条内容。
徐庶、田畴很快就被挤了出来,田畴裹发的包巾被扯开,头发散乱,徐庶布屐被踩落一只。
人们对其它全已不管不顾,只小心翼翼地传阅着几张纸,小声念着其中的文字。
妇人不敢挤入人群中去,唐珞和蔡琰只端坐在邓季身后,呆呆地看着自己男人后背,如同第一次认识这人一般。
杨立斜靠在自己席位上,泪如泉下,心情激荡,又有无数悔恨。
未几,郭援挤出人群来,到大厅正中跪伏下,也是痛哭流涕:“主公以天下为公,乃为当世圣人,罪臣尚另怀异心,今直羞愧欲死!”
竟不待邓季发问,主动将之前受舅舅钟繇所劝,欲改投曹操的话交待了,唯只没牵连上祝奥。
田丰此时才睁开眼,先哈哈一笑,开口道:“我已强忍数日,有一言实欲告于诸公:田丰得为邓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