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一点,一些底层中小部落,生活环境恶劣无比,年年冬季来临,饿死冻死不计其数,在部落冲突中,被吞并消灭更是常事,百姓苦其久矣…不知是也不是?”好像没看出司马承恩等人的焦急,陈庆之人仍旧不急不躁的捋着胡须说道。
司马承恩差点没骂娘,心中对文人喜欢拐弯抹角的那一套腹诽不已。
其他的人有的面露不耐,有的眉头深锁,有的则若有所思。
徐达一开始也没弄明白陈庆之的想法,现在却知道了,不由得在心里为对方竖起大拇指,不过他并没有插话,他不是喜欢抢风头的性子。
“是!”司马承恩沉着脸说道,“子云到底想说什么?”
“呵呵,指挥使莫急!”陈庆之还是那副老样子,司马承恩真想照着他的帅脸一锤子锤下去。
“指挥使须知。成功县之所以与我们为难,是因为他们自身也有难处,牧业毕竟是成功县的支柱,我们一下子抽走近千名牧民,这对本就只有八千口的成功县打击太大,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我们的,能给两百,确实如他们所说,是对中央政策的拥护,要不然,他们绝对做的出一毛不拔…”陈庆之淡淡的道。
“陈副指挥使,您这是帮他们说话?看不出您还喜欢替别人着想?”一旁,团督记王孝武阴阳怪气的说道,这家伙是个纯粹的武夫,早就看小白脸陈庆之不爽了,特别是这个陈庆之身无寸功,却一来就排在他前面。
“王督记不用如此说,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这件事本身就谈不上谁对谁错,立场不同而已!”陈庆之轻描淡写的说道,“指挥使,庆之有一个想法,或许能让成功县松口!”
“哦?”司马承恩本来有些不耐烦的表情瞬间大变,一脸真挚的说道:“子云不愧为一代儒将,快快请讲!”
“刚才说了,成功县不愿意配合,是因为他们缺少牧民,而不是反对组建第三骑兵团,这就好办了…他们需要牧民,我们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就好了!”陈庆之笑道。
“我们哪有牧民?”王孝武道。
司马承恩一开始也跟王孝武想的一样,不过一联想到陈庆之无缘无故之前提到的北方草原,还有什么部落生存艰辛,他就知道陈庆之打得什么主意了,不由得双眼发光,心里直呼妙计。
“哈哈哈…子云大才,我不如也!”司马承恩哈哈笑道,“子云菩萨心肠,仁义无双,草原部民得遇子云,真乃万幸!”
“指挥使,你们…”王孝武一脸懵逼的看着司马承恩。
“草原芸芸,置身水深火热之中,实乃令我辈仁人志士嗟叹!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解救他们,助他们脱离苦海,为其另觅良乡…成功县,水草丰美,牧场连顷,不虞跑马之地,四面环海,不虞强邻侵凌,且受我华夏庇护,不虞衣食之患,实不失为天赐桃花源。”司马承恩慷慨激昂的说道,“吾当奏请君上,不吝尺土以安民,召我华夏煌煌天恩。”
“指挥使所言甚是!”徐达第一个出言支持,不过他还加了一句建言,只听他道:“如此功德无量之事,我想敦厚善良如张县尊者,必然不甘人后,指挥使何不与张县尊联名,成就一段佳话?”
“天德说得有理!”司马承恩点头赞同,接着他又问道:“北方商会的船队可回去了?”甘宁的军舰早就回航了,他想要让人将奏折带回去,最快的方式只能麻烦北方商会。
“还没…但我听宇文招说过,好像明天就会回去。”徐达逮。
“麻烦天德跑一趟,让宇文招务必停留,等我消息!”司马承恩道,“我现在就去县府拜访张县尊。”
“诺!”
……
果然不出徐达所料,张咏一开始还显得很不耐烦,要不是捱不住面子,他连见都懒得见,只是当司马承恩说出来意和陈庆之提出的建议后,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变,欣然应允联名上书之事,对陈庆之更是不吝赞美,直说“不愧为圣门子弟”什么的,听的司马承恩暗地里狂翻白眼。
第二天,宇文招亲自带着司马承恩交给他的奏折,乘船返回。
华夏七年三月四日。
李康正从外面视察冬小麦生长情况回来,就接到了司马承恩和张咏的联名奏折。
“咦?”看完奏折上的内容后,李康眉头一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连忙摇铃唤来方以智。
“君上…”方以智进来后,恭敬的说道。
“传内务总长管仲、外交总长杨平威、农林总长赵过、建设次长阎立德还有财政总长桑弘羊速来。”李康淡淡的说出一溜人名。
“诺!”
……
“诸位先看看,然后自行发表意见!”人来齐后,李康也不废话,直接将奏折递给了管仲说道,自己则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奏折管仲其实事先都会看过,所以他只是翻阅了一下,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