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麒对草原上发生的事情自然不清楚,明教将会是他手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可惜明教远在西域,与中原相隔甚远,有些时候调度起来并没那么方便。
明教需要重入中原!赵麒更是下定了决心要扫平西域,那样才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至于中原变局,短时间之内还不会真正影响到他。
他埋下了数颗棋子,想要发酵起到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正好给了他扫平西域的时间空档。
历数西域诸派,可是有好些门派会对明教构成威胁。
白驼山,昆仑派,西域少林寺,金刚门等等,若是明教大举进入中原,后方空虚,被他们夺了光明顶,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赵麒细细讲述当前局势,他并不迷信自己的个人力量,聚沙成塔,人多虽然嘴杂,实际上经常会有一些奇妙主意,查漏补缺,会让计划进行的更加顺利。
灵智上人倒是没什么想法,他这人这方面并不精通,就算是青海手印宗,他虽有第一高手之名,并非宗主。人各有长,他在这方面没什么天赋。
参仙老怪喝了蛇血,受益匪浅,他倒是信服了赵麒。他可是清楚自己出身不正,一向行事又不符合道义,多受排挤,本来他都做好了必死之心,不曾想赵麒竟然真没对他动手,倒是让他看到了点机会。
赵麒足够年轻,武功足以比肩五绝,又有一番基业,这就成了他可以选择投靠的理由。
其实有些地方只是梁子翁想多了,赵麒这人一向对别人的私事没那么感兴趣,只要能够为他所用,那就是最好的,不能为他所用,反而给他带来麻烦的,那就死活天大的糟糕。典型的黑猫白猫。能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功利主义思维。
程瑶迦和黄蓉二人兴致勃勃的听着,程瑶迦是兴奋,黄蓉则是一种参与了大事的感觉。李莫愁对于这些倒是没那么感兴趣,她喜欢修炼武功。也不擅长这种事情。
“师兄倒是埋下了不少暗手,可是想要连成一片就会是困难重重了,尤其是师兄想要做的事情,定然会引来那些大地主的反扑。北地辽阔,若是师兄只是想要建立夏国。吐蕃等小国倒是没那么难,可是真的想要在北地号令群雄,难难难!”程瑶迦想了一下,立即出口说道,赵麒那可是要从根底上灭掉地主,这点太难了。这些豪门根基,大多是传承的知识和土地带来的,甚至这些官员本身就是大地主,天子与士族共治天下,她很难想像没有士人的世界。
“那只是你认为很难。明教信徒广布北地,多是落魄之人,可是北地五千万汉人,士族又有几人?百姓深受其苦,若是没有了希望倒是只能忍了下来,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就能够掀翻一切阻碍!只要将他们筛选出来,分化处理,就是最好的联合。但凡有人不尊此道,立即将之诛杀。久而久之,就成了定论。我只需要人人都有口饭吃,哪管其他人死活?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只要他们发现这条路不通,自然会琢磨其他的方法的。”赵麒没有程瑶迦那么悲观,金人给不了汉民希望,那些大地主同样给不了,唯有他赵麒能给。这套理论运用最好的就是红朝太祖,以多打少。多少读书人被他一下贬落九重天,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最伟大的。
没有太祖之事,赵麒根本很难相信这点。
程瑶迦听出了赵麒话里的自信,就没有多言,反正事情哪怕失败了,在她看来同样不会有太多损失。若是赵麒的谋划可行自然最好,否则出现了问题,她再相劝也不迟。她可不会这时候就会和赵麒争执,那可就成了大雁没打下来,就想着分食的傻子了。
梁子翁仔细的听着赵麒所言的诸多秘事,心潮澎湃,又有狂喜,自古以来,功大莫过于从龙,他感觉自己抱上了大腿。他不由想到了完颜洪烈,还是感觉他死的挺可惜的,要不是碰上了赵麒,恐怕还不至于这么惨。他又感觉自己以后发达了,完颜洪烈功不可没,否则他可没有这样抱大腿的好机会。
越是认真思考,梁子翁感觉这事还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赵公子,梁某不懂军事政务,倒是对江湖上的诸多事情有所了解。自古以来,江湖不乏侠义之士,想要利用他们,唯有大义二字,耕者有其田虽是理想,实则暗合了此条。忠义之人就要取之以礼,正如江南七怪那些人,可是对于绝大部分的江湖人,还是混口饭吃更实在。荣华富贵绝非烟云,就要看赵公子如何招揽利用之了。江湖之事,逃不过梁山泊之事,替天行道四字,深谙此道。”梁子翁深入想了很多,终究是从他最熟悉的地方着手。他哪怕是远在长白山,同样对梁山伯之事熟知于心,数次参悟其道,倒是聚揽了一批人为他所用,成了参仙美名。
“替天行道?”赵麒念叨了一句,“说来听听。”这些事情上赵麒还真没那么熟悉,鼠有鼠道,他倒是真有兴趣听上一听。
“梁山一百零八将,可谓是贼寇极致!”梁子翁神色复杂,他后来凝聚众人,无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