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北上战场(十五)(1 / 2)

匠国公 什百 2476 字 2017-07-09

李氏也见不妥,起身,欠身:“是我考虑不周,谢谢先生的理解。”

“好了,娘,您先进屋吧,我和先生还有些话要说。”

“那行,先生,李女先行告退了。”

“好的。”乐毅微笑告别。

等到李氏走了之后,李宗放松了下去,然后睁开那不怀好意的眼神。

“内个啥,咱们刚刚演的很好。不过,咱们是不是要算算账了?”

“啊哈?...”

——————

“啊!——别啊,宗子我错了!求放过!”

......

“若为此弦声寄入一段情,北星遥远与之呼应。再为你取出这把桐木琴,我又弹到如此用心。为我解开脚腕枷锁的那个你,哼着陌生乡音走在宫闱里。我为君王抚琴时转头看到你,弦声中深藏初遇的情绪。月光常常常常到故里,送回多少离人唏嘘。咽着你喂给我那勺热粥,这年月能悄悄的过去。灯辉摇曳满都城听着雨,夜风散开几圈涟漪。你在门外听我练这支曲,我为你备一件蓑衣。”

琴声,在这个夜晚的咸阳城飘飞着...

“琴声传到寻常百姓的家里,有人欢笑有人在哭泣。情至深处我也落下了泪一滴,随弦断复了思乡的心绪。

你挽指做蝴蝶从窗框上飞起,飞过我指尖和眉宇。呼吸声只因你渐渐宁静,吹了灯让我拥抱着你。”

“爸爸要离开了,孩子,你要努力成为为扶苏公子的助手啊。”

“爸爸...”

“孩子乖,爸爸现在要去北方了,为了救出扶苏公子,为这里出一份力。陛下为了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也要做一些事情。”

“爸爸!——别走....”

........

“冬至君王释放我孤身归故地,我背着琴步步回望宫闱里。你哼起我们熟知的那半阙曲,它夹杂着你低沉的抽泣。路途长长长长至故里,是人走不完的诗句。把悲欢谱作曲为你弹起,才感伤何为身不由己。月光常常常常照故里,我是放回池中的鱼,想着你喂给我那勺热粥。这回忆就完结在那里,这年月依然悄悄过去......”

琴声之前悄悄地熄灭,但是现在又悠悠的传来那声音悠悠的声音。

琴弦的震动和男声的凄惨声音,回照着空灵的咸阳城。

城门旁边的灯笼在微风的抚摸下慢慢的晃动,突然有一刻,熄灭。

城墙上面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但是刚一出现却又消失不见。如果有人仔细的看一看,他的背后背了一把很大的琴。

.......

天明,一抹亮光出现在天际之间,随着一声鸡鸣,整个咸阳城全部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路上偶尔零星的路人回顾着昨天晚上的声音。

琴声很好听,回声悠扬,但那琴声发出来的是谁,没有人知道。

但是唯一可以知道的事,以后再也没有一个父亲给自己的儿子弹琴曲听了。这个儿子也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爸爸了。

“樊哙,起床了,等一会咱们还要去程哥那里,问一下什么时候才能去北部。”

樊哙从卫生间(古代版)走出来,拿着毛巾擦了擦自己的脸,说到:“好了好了,我这就出来了。等会不是还要让阿...娘做饭嘛。”

“你要是不习惯这样叫就把我娘当成李姨也行,这样也比较亲切。事实上

我娘不是很在意你怎么叫她,毕竟父母都只有一个,不可能叫两个父母的。”

“好,那么卫生...间里面的那个盆子怎么办?”

“就放在那里,晚上回来洗澡的时候顺便用热水冲洗一下即可。”

卫生间就是来自最近想出来,把家里的厕所布局改了一下,让刷牙洗浴都放在一起。古代的厕所就是茅坑,他让李浩整了一下,在外面又造了一个小屋子和茅坑那边合并。(注:古代有专门的挑茅的人)

虽然除了李宗意外其他人都还不是很适应,但这样子的布局显得很舒服,还是可以慢慢接受。

......

“娘,饭做好了么?”李宗进到厨房,走到李氏旁边说到。

“快了,来,先把这碗咸菜拿出去放到那边的桌子上,你爹他昨天忙着做东西,熬到很晚才睡,所以早上就你们吃。”李氏将碗递给李宗。

“那么娘为什么不吃?”李宗问道。

“娘之前得了风寒,不能早上吃那些比较凉的东西。但是你们可以吃,家里能做的主菜昨天做完了,我今天托那个邻居陈二嫂帮忙带一点菜回来。你们晌午不会来,那么我就和你爹凑合凑合着吃了。”

“娘,对不起,宗儿志在四方,所以以后很少能回来。但是绝对不会忘了你们两个。我不会最后落得不忠不孝这两个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