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下(2 / 3)

桃林那处 晨浠 4237 字 2017-05-18

役,又抽调了五百名卫所军士,往漠江上流而去,大张旗鼓在漠江上搜寻了几日。另一路由张承和杨帆、周班头带队的二百名差役、民壮,将窝在清江的一处匪寨给剿灭后,搜出了一部分翁家的赃物。

此后,立即由魏青林、慕容显、张承、扬柴四人签署的翁家一案的折报,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并发布公告,称:清江上的水匪为翁家船队被劫一案的主犯,现已被擒拿归案,待刑部定罪之后,公审行刑。

此时,压在紫菱州百姓头上的一片乌云,总算消散开去。众人都欢呼、庆祝。

二个月后,京里认同了扬柴等人对翁家船队一案的审理,准予结案,整个紫菱州官衙上下,这才总算是松了心底里的那口气。

又过了不及半月,京里正式下达了公文,着魏青林即日起赴吏部稽勋司任职,升任扬柴正五品官衔,补左都司镇抚司一职,从五品文官衔。另对魏青林、慕容显等四人均有各色赏赐。督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同理此案后,判了涉案人等株连三族,不必押解进京,在原判地宣判之日即时问斩。

翁家的孙三小姐——翁丽被接入宫中,入主昭容殿,正式诰封为充容,御赐正二品的服饰,及无数奇珍异宝品。

几日后,禁军副统领赵勖、翁家长孙翁芝俊,在紫菱州扬柴之子扬永的护卫下,平安抵达京城。两人的回归,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时间紫菱州扬柴成了京城的风云人物。自然在大家的眼里,已将扬柴与翁家联系在了一起,因着扬柴这翁家还没绝后,翁家还有可能东山再起的时候。这扬柴即是翁家的恩人,日后自然少不了翁家对他的提携,更何况他还在皇太后、皇上心里挂了号,以后自然少不得被重用的时候。

轰动一时的翁家船队被劫一案,就这样结束了。

漠江边官渡码头边,停泊着两艘大船,江风呼号着卷打着站在码头上的两个人,将刚出口的话语打碎。

日头惨白的挂在天上,很快被灰色的云层遮挡,呼卷的冷风立时便带着刺骨的寒冷,直刺骨缝,令人凉得站不住。

船上的船工紧紧身上的皮袄,朝岸上的不动弹的两人看看,转身躲进舱里。

“这一路山长水远,老爷一路上多多保重。若是水路不便,就走陆路吧。”扬柴面上带有忧色。

魏青林摆摆手,自嘲的笑笑,“人家翁家是有财有势,才能惹人眼,我不过一介芝麻小官,身无二两肉,兜中无有银钱,找我不划算。”

扬柴笑笑。

“大哥,此一去只怕再相见不易,有一句话,我要劝劝你。”魏青林看着远处的江水,说道:“你这官得的蹊跷,若是能抽身退了,趁早抽身吧。翁家一案你立了大功,翁家的嫡孙又是你救回的,还是你派长子护送进京,这在外人看来,便是你主动靠向翁家,你与翁家连在了一根线上。翁阁老毕竟老了,翁家又遭了这样的大难,翁家还撑不撑得住都两说,若是有机会,还是尽早去翁家断开干系的好。”

扬柴点点头,说:“老爷不说,我心里都清楚。我这官得的,如同孩童游戏一般,我也没做真。救翁芝俊是赶巧了,翁家高门大户的人家未必会记在心上,我也从没想过借此向翁家讨人情。翁家一案,您和慕容大人都讳莫如深,我知道这里面的道道必定不浅,不然我也不会借那几个了结这案子。”

魏青林点头,说:“你能看得清,就好。我进京后,混个三两年,也要寻机告老,回到乡里,把老屋修修,安心做我的乡绅,再不劳那个心力。”

扬柴心想,世间的事,那有这样说得准得。

魏夫人站在船上,笑着冲两人说道:“江风大得很,老爷要不上船吧。”

扬柴面露不舍,但仍冲魏青林拱手,“此一去,老爷要多多保重。”

魏青林握紧扬柴的手,面色凄然的点头。

魏青林登上船,船工立即拿竹篙点离岸边,船帆刚一抖开,便被江风吹鼓绷紧,船借风势,迅速的向前滑远。

“等等,等等!”刘经历、江知事、杨县丞等人提着衣角,由堤上匆匆跑来,赶到岸边,只来得及与船上的魏青林遥遥一拜。

“扬公,老大人今日启程,怎不与老兄弟几个告诉一声。”刘经历平日与扬柴亲近,言语上比别个都要随意些,此时便略带埋怨的说道。

扬柴笑笑,一摊手说:“老爷特意卯时出发,就是不想惊动大家,再说,京里催得急,老爷不就走得急些么。”

众人见船走得没影儿了,便相携着往回去。

众人因着扬柴破了翁家被劫一案,升了正五品的官职,补了左都司镇抚司,是真真正正的五品同知官老爷了,便起哄着让他摆宴请客。

扬柴只含笑不语,任由他们定酒楼,商量的要酒要菜。

隔一日,张承告别扬柴、慕容显,带着一众家将,走陆路,往京城赶去。

此时,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