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士兵果然没有让唐潇失望,只见那个士兵高举一物大声说道:“府尹大人有令,所有士兵放下武器,不得再做无谓抵抗。”说完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排开人墙来到唐潇面前说道:“这是慕容大人的官符印信,请将军笑纳。”
被围在一起的官军看到这一幕,也放弃了最后的抵抗,纷纷放下武器跪在地上,接受了这个十分屈辱的事实。
唐潇看着这些投降的官军,心中有些悲愤,情愿希望他们奋起反抗也不希望他们就此投降,只是事实就是事实他无力改变什么想了想说道:“将他押到城外军营好生看管。”
随着官军的投降,济州之战也正是落下了帷幕,只是一直未见到慕容恪的影子,唐潇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也不回头低声说道:“我们去府衙看看吧。”
一路走来,府衙的装饰到也不是十分豪华,倒显得有几分朴素。唐潇心中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慕容恪倒是生出几分好感,不管他的能力如何,从府衙的装饰上来看他倒是一个难得的清官。
来到后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几个人,确切的来说是七八具尸体。其中一人穿着官服,唐潇心中暗想这人不会是慕容恪吧?不过现在也没人能够为他解惑。
李有田上前查看一番对唐潇说道:“将军,这些人都是服毒自杀,只有这个受了外伤的人还活着。”说着指向了趴在门口的师爷。
唐潇心中有太多的疑惑,当下说道:“将他弄醒了,我有话问他。”
李有田听罢也不迟疑走上前对着那个师爷“啪啪”就是几个耳光。
师爷悠悠转醒既害怕又紧张的说道:“难道我还活着?”
唐潇没有回答师爷的问题,指着地上那七八具尸体问道:“你是什么人?这些又是什么人?”
师爷听到有人说话,便知自己还活着,满脸悲愤的说道:“在下是济州府的师爷,他们是慕容知府和守城的将官。常言道死者为大,请将军不要为难他们,要杀要剐都由小的一人承担。”
师爷说的是大义凛然,这一副慷慨赴死的神情也确实让唐潇有些感动,但坏就坏在这师爷长了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样,让他说出来的这些话就好像一个笑话一般。
唐潇看了看师爷说道:“师爷忠勇可嘉既然你愿意慷慨赴死我也没有不成全你的道理。和尚,送师爷一程。”
剧情的发展有些出乎师爷的预料,还不等和尚动手连忙爬在地上说道:“不不,小人愿以残躯侍奉将军。”
对于慕容恪选择这样一个结局,其实唐潇心里还是有很大的感触。假如慕容恪没有死,他也许会选择留下这个师爷,但慕容恪却选择了对他而言最难得一条路,这不难看去慕容恪其实还算的上一个好官,这让唐潇不由的心生愧疚,看着师爷说道:“慕容恪是个好官,你跟着他并不委屈,你下去后记得告诉他,我唐潇一定会善待济州百姓。”
唐潇说完便转身离开,他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也实打实的决定了师爷未来的命运。
看着渐渐走远的唐潇,师爷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瘫倒在地上,和尚走上前看了看慕容恪又看了看师爷说道:“俺觉得俺家将军说的没错,这慕容恪是条汉子。”说罢挥出一刀,一颗干瘦的脑袋在地上滚了数圈落在他的脚下。
唐潇并没有食言,对所有曾经抵抗过他的军民一概既往不咎,但对那些降军唐潇也没有招降的打算,经此一役他们已经丢掉了属于军人的荣誉,他们已经不适合继续待在军中。
唐潇没有太多的时间耽搁,对城中胆敢趁乱作奸犯科者,无论大小都处以极刑。在这种铁血手段的镇压下两日后济州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济州刚刚安定下来,在济州留下两千军士驻防,将其余将士分为两部,一部南下与鲁智深、林冲汇合打通济州与梁山的通道,另一部继续东进以抵抗来自青州方向的援军。计划是好的只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两路军马的进攻并不是想像中那样顺利。
唐潇带领一万五千名士兵继续东进,起初一切都十分顺利,所过之处尽皆归降只是来到青济交界的高唐县时却碰了一个硬钉子,彭玘、韩滔二人率领的一千先锋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二人带伤返回。
这样的失误让唐潇心痛不已,好生将二人安抚了一番,向附近村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高唐县县令竟是高廉,对于高廉唐潇并不陌生,这可是高俅的亲弟弟。
一想到高俅,之前高俅迫害他与林冲那些事便如放电影般在脑海里闪过。唐潇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但怎么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扭头对吴用说道:“这高廉与高俅关系匪浅,若是我们拿下这里,会不会遭到朝廷的报复?”
唐潇这话问的吴用倒是有些不好回答,想了想说道:“这……,即使我们放过高廉,朝廷也应该也不会放任我们坐大,而且若是我们不拿下高唐县,朝廷来攻时这无异于在我们身后开了一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