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李客专门准备了一堂宴席,就为了这陆一帆而精心准备的。
“陆先生,之前多有得罪,还望陆先生见谅。”李客端起一杯酒走到陆一帆面前说道。
陆一帆也只能同时端起一杯酒道:“城尉大人,不必如此,我们今天把酒畅欢。”
“好。”
说着两人一饮而尽,酒过三巡,当然场中也都是这李客向陆一帆讨教一些关于诗词方面、道家方面的东西。
“陆先生对于文学创作和道家神学方面颇有建树,不知道陆先生是否对于治国一方面也有所涉猎呢?”李客问道。
在他的眼中,这陆一帆就是一个行走的知识库,场中随便谈论到的东西,不仅是诗词歌赋,又或者道教神学,这陆一帆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的确让这李客十分的尊崇。
尤其是这个朝代,文人地位是很高的,能有这种知识理念的人,那都应该奉为上上客。
“治国方面,古便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是却也验证了,儒家原本的核心思想便是关于治国一方面的,儒家礼治即以礼治国的主张,也就是施仁政,以德治国。总的来说儒家的治国思想有德治、仁治、礼治、孝治等,注重以德感化人,讲究人的内在修为。”陆一帆开口解析道。
“以德治国?嗯,这的确是儒家一直以来都在贯彻的思想啊。”李客点头赞同。
“但是若只是行使这以德治国,那么其适用后所产生的结果也会是截然相反的。所以,我认为在以德治国的前提下,更要依法治国。”陆一帆开口说道。
听到依法治国,李客眼睛放亮:“依法治国。”
“对,正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我觉得更像是在教导一个国君的品行,修身、齐家、平天下。德无法概括整个国家,而依法执法才是能够维持整个国家运转下去的良好根基。”陆一帆解释道。
反正他是深受党的教育的良好青年,若不是他所面对的只是一个城尉李客而已,倘若真的让他去辅佐唐中宗他们,肯定能把唐朝建设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建立完美大唐,不过显然这个理想不能实现了。
“好一个以德治国,好一个依法治国,先生可愿步入政堂?如若以先生的才能,定然可以大放光芒。”李客激动的说道。
陆一帆摇了摇头:“算了,我这人就是闲云野鹤,让我扎根在一个地方那可受不了啊。”
“唉,这可真是一个损失啊,先生如此才能,也罢也罢......”李客并未强求什么。
“对了,城尉大人......”
“先生切莫如此称呼,如若先生愿意,称我为一声李兄便好。”李客急忙笑道。
陆一帆点了点头:“那好李兄,其实我今天来拜访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拜托一下李兄。”
“何事,先生请畅言。”李客问道。
“我想组织一次论文大会,这样一来也能改善一下现在的教育状况。”陆一帆开口说道。
就在他的话刚说完的时候,门外风风火火的跑进来一人。
这人身着灰色长袍,手中拿着一把折扇,满发皆白。
见到这人,李客急忙起身道:“竹石先生,您怎么来了?”
那被称为竹石先生的人面色十分难看,来到大厅之后目光一直放在陆一帆的身上。
“哼,我听闻有人来代替我当李白公子的老师,我很感兴趣,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能够教导李白公子。”陆一帆能听出来,这人的话中满是尖酸之意。
看来这竹石先生便是李白的启蒙老师,他横空杀出来,夺了人家的饭碗,肯定是不会高兴的。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来找事情。
见到此人陆一帆也是起身说道:“在下青莲居士,不知道竹石先生有何指教不成?”
“青莲居士?哼,年纪轻轻也敢妄称居士?也敢来误人子弟?”竹石先生冷冷的说道。
“是否误人子弟,我想李兄心中明白,而且竹石先生,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吗?能者为师,不以年纪论高低,这应该是儒门的入门思想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来年纪大小之分?除却那种倚老卖老之人吧。”陆一帆笑道。
这一下让李客极为尴尬,他岂能闻不到两人间的火药味。
“咳咳,这个竹石先生且先请坐。”李客笑道。
“坐到不必了,我只想奉劝一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人要有自知之明。”竹石先生冷冷的说道。
“老树皮枯仍恋花,羡柳随风摇枝丫,花谢成泥香依旧,顽石万古终是沙。”陆一帆也是冷笑一声,反驳道。
这陆一帆随口的一首诗便讥讽这竹石先生为老不尊,倚老卖老。
这一下子可是让这竹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