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守业的智慧(2 / 3)

商界巅峰 铁血大隐 5552 字 2017-10-26

营活动才能顺利发展;决策失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对此,在管理学理论方面成绩显著、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唯一一个学者、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

西蒙认为,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有些企业就是因为管理者的决策失误而丢失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把市场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

管理学上有个兰德定律,由兰德公司提出,指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全球著名手机企业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曾经的市场份额分别是30%和33%,摩托罗拉2001年第一季度营业亏损达4亿多元,而去年同期的营业额是盈利5300万元。

权威管理机构分析指出,摩托罗拉的现状完全是自找的,在经济衰退之前,许多消费者都希望能购买具有全新概念和全新形象的手机来替换现有的产品,最后,诺基亚捷足先登,率先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替代产品,从此赢得了广大的消费者。

等到摩托罗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研制出新款手机时,消费者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已经放弃了更换手机的打算,摩托罗拉因此失去了市场的先机,造成了大规模的亏损。

无独有偶,IT界另一昔日的老大,也是由于决策者的失误,使自己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会,还培养起了很强的竞争对手,并最终使对手超越了自己。

IBM公司,这个电脑行业的巨人,在1984年达到了利润的最高点65.8亿元,但在1992年,IBM不得不宣告其亏损额高达54.6亿元,全年的利润为-49.7亿元。伴随而来的是疯狂的裁员,在1992年至1993年短短的两年时间内,IBM五度裁员,造成10万人失业。IBM的股票自1992年夏天到年底,短短的几个月内就从100多元降到11年来的最低点48.375元。

1969年,IBM以72亿元的营业收入和9亿元的净收益,当之无愧地取得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并以70%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大型电脑市场。1985年,IBM个人电脑占据了工商界市场80%的份额。

在IBM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IBM的高层决策者们沉迷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对新的富有巨大魅力的行业领域——个人电脑却视而不见。

1965年,定位于科研电脑市场的资料设备公司改变矛头,率先向市场投放了小型电脑。

而后起之秀苹果公司也不甘落后,在1977年研制出记忆体少、没有资料库、速度慢、计算能力差但价格十分低廉的产品,达到了17年来的最低价。在资料设备公司、苹果相继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平分秋色的时候,IBM由于只重视短期的资金回收率和投资回报率,没有看到如果打开了个人电脑市场并占领霸主地位,对公司的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好处这一点,只是一味地沉溺于大型电脑市场获得的成功,对资料设备公司、苹果公司进入个人电脑市场的个人电脑视而不见。

直到1986年即将退休的董事长福兰克?卡里组成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个人电脑专家研究小组,IBM才开始进入个人电脑领域,一年后推出记忆体、性能远胜于苹果机的IBM-PC机电脑,但为时已晚,无论IBM怎样挽回,也只能屈居第三,“IBM永远是第一”的神话因此破灭。

如果说1987年IBM推出的最优质的IBM-PC机为IBM公司挽回了很大一部分个人电脑市场,那么,1986年IBM为了弥补自己长期以来坐视个人电脑发展的失误,决定短期内推出优质领先的个人电脑,而将中央处理器晶片CPU交给了Intel公司,将DOS作业系统交给了Microsoft,则是培养了自己未来的敌人,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壮大了Intel和Microsoft,并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Intel和Microsoft激进而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深信个人电脑将成为主宰未来的产品,作为主人的IBM却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Intel和Microsoft则不断加紧进攻,逐渐代替了IBM在个人电脑世界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康柏公司首先采用Intel公司发明的奔腾386机晶片开发出携带型电脑。接着,戴尔公司以其独特的直销方式使个人电脑售价大幅降低,使IBM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1982年,Intel和Microsoft的股票价值合起来才只有IBM的十分之一,但到了1992年10月,他们联合起来的股票价值就超过了IBM。到1992年底,已经高于IBM市场价值的50%。而1991年IBM亏损28.6亿元,1992年继续恶化,酿成了美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