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被欺负的大牛人(1 / 2)

糜家的商队带着大量的货物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淮阴城外,本来李休以为此次定然会有些凶险,但是现在的他确确实实已经来到了淮阴城。

其实,这一路上也不算是太平,不过麋家的旗号在徐州还算响亮,所以车队并未遭遇太多麻烦。

“难道是我想多了?”李休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看着淮阴城外的滔滔淮水,心中不由得多了一抹豪情。

提起淮阴,李休就会想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可惜当年叱咤风云的齐王早已化为冢中枯骨,本来能够与刘项争夺天下,却因为刘邦的小恩小惠而被吕后害死。

其实,即使吕后不动手,刘邦也会动手的,毕竟韩信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不过既然吕后动了手,那么刘邦也乐得清闲。

对于韩信的遭遇,李休其实并不同情,不过看着眼前的淮水,李休忍不住放声大咏唱。

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

流到海门流不去,会随潮汐过钱塘。

唱完之后,李休不由得大笑几声,竟然惹得周围的人纷纷看了过来。

“敢问方才,何人赋诗?”

从船舟之上,径直走下一个青年,此人身穿一身青衣,迎着风,衣炔翻飞。

李休一怔,眼前之人,虽身穿素色衣衫,却是贵气逼人,而且声音中带着几分儒雅,想来出身定然不低。

对于这样的读书人,李休穿越之后也算入乡随俗,是敬重的。

李休先是拱了拱手,然后道:“先生,在下刚才一时间忍耐不住心中的情绪,一时聒噪,搅了先生雅兴,还请见谅。”

闻言,这个青年淡淡的一笑

“敢问阁下方才所作诗词,出自何人之手?”

“这个……”

李休的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说真的,李休并不想做一个文坛大盗,方才吟诗只是忽然想起了初中课文中的古诗,甚至连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都记不清了。

不过现在李休也是骑虎难下,况且,当一回文坛大盗,换取一个名声,倒也不错。

名声,是东汉末年的立身之本,君不见刘备就是靠着这个东西,屡败屡战,始终打不倒,最终建立了蜀汉的基业吗。

李休向着这个青袍的青年拱了拱手道:“这首诗是在下心生感慨而作,望先生不要嗤笑。”

青年眉头一皱,脸上露出怀疑之色。也难怪,李休身上穿着粗布麻衣,多年的习武生涯使得他身上多了几分刚强,浑然不像一个读书人。

不过对于自己的疑惑,那个青年并没有出声,只是转过了头,淡淡的说了一句:“在下广陵陈元龙。”

本来,陈登是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报给这个他心怀疑虑的人的,不过他的目光却是看到了李休身后的那匹颤颤巍巍支撑身体的驽马,当然以广陵陈氏的能量定然不会对一批驽马感兴趣,陈登看到的是驽马之上的鲲鹏穿云枪。能使这样武器的人定然是猛士,因此,陈登对于李休高看了几分。

李休再度向着陈登拱了拱手,“在下李休,李重光。”

听得李休的表字,陈登的眉头不由得一皱,脚步也微微停顿。

“李兄,你的枪是好枪,但是却让这一匹驽马托乘,实在辱没,来日李兄若是来到广陵,我定送李兄一匹好马。”说完之后,也不等李休回话,陈登头也不回的走上了自己的船坞。

李休以为,陈登是在跟他客套,不过若是换一个人,定然会听出陈登话语中的招揽之意,去广陵取马,要知道广陵可是陈家的天下。

凭借陈登的这句话,李休去了甚至可以在广陵陈氏中有一席之地,可惜他没有理解陈登的意思,或许是李休不屑去理解。

陈登,可是三国中的一大牛人,即使是孙策也在他的手上吃了好多次瘪,要不是为了守着陈氏在广陵的一亩三分地,陈登或许可以使得曹魏五大谋主多一个位置,或许刘备可以不需要诸葛亮也能成就一番基业。

说实在的,现在的陈登远还没有巅峰时期的气度智慧,不过也是徐州的名士,即使徐州的州牧见了,也要让上三分。

“这小子,真牛!”李休对于陈登头也不回的潇洒感到有些不爽,但也仅仅只是不爽,人家的社会地位摆在那里,摆谱也是应该的。

“改日,我也要对你这个徐州名士好好的摆上一回谱。”李休心中恶狠狠的想道,也顺道过了一回嘴瘾。

......

“休哥儿,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进城吧。”

说话的是李休的好友邓展,既然来了淮阴城,就要好好的在城中逛上一圈,反正李休他们这趟“有钱。”李休拉着自己的那匹驽马,随着邓展一起进入了淮阴城中,淮阴城不愧是两淮之间的大城,光在城中的人口就多达二十余万,城中人头涌动,好一派的欣欣向荣。

李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