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颇爱玩闹,从不处理朝政,心细百姓,关心国家大事,武力高强。
然而,恰好是因为如此,皇上才迟迟没有回应登基之事,每每想到此事,就心情压抑,加之疾病加深,年迈多老,久而久之,成为心中大患。
“唉,再议!”
无奈重叹口气,转身挥了挥手,随着侍女的陪伴,再次离去,此时只好作罢,未再提及。
然,还未走出殿堂,双手垂落,欣然一笑,往事如风迎面而来,片片回忆就此涌现。
遥想三月芙蓉城,那个静丽而作,独自刺绣的清秀女子,老者便笑容浮现,依稀仿佛回到过去,再次轻挽女子衣袖,轻捻绣针,织落衣物。
只是,一晃多年,时间匆匆一去,当年的江家大少爷,此时却已白发苍苍,膝下二子成龙,只是当年的承诺却已消散,往事如刀催人老,来世与君暮暮与朝朝。
“呵呵,熏儿,当年一别,在无音讯。现如今刺绣大兴,如若有缘,或许还能一见。”
皇上转身,面露欣然之意,拂袖沉默不语,待得考虑再三,无奈一语。
“皇子职位,暂时未定。但,如若二子可寻得上佳品质刺绣,或许结果已分。是福是祸,自求多福。”
挥手自兹去,皇上满含深意,没再停留,即便明了其中的曲折,但究竟是福是祸,一切自在冥冥之中。
故事三
伴随皇帝的一次许诺,整个宣武皇朝沉寂在一片刺绣之中。满城子民,激情点燃,只为那重金告示,只为那进宫夺妃,成为上上之人。
芙蓉城下,城门楼口,一道告示贴张,字字珠玑,言简意赅,其中含义显露无疑。
人群涌现,互相传告,整个芙蓉城到处充斥着喧闹之意,曾经的安宁也被这突然而来的旨意,无情打破。
屋檐之下,一位女子亭亭而坐。手握刺绣,一轻一捻之间,丝线而落,浮现在织布之上,神情专注。
一阵急促脚步传来,随后一位姣好女子,手握刺绣,满是雀跃。胸口起伏之间,连话语都有些急促。磕磕绊绊,应是没说出所以然。
“到底怎么了,小兰,你慢点说,我不急。”
女子放下手中的丝线,随手拿来一盏茶水,缓缓递出。
“咕咚~啊!”
轻拭嘴角,小兰连忙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全部告诉了眼前的女子。只是女子听后倒不是欣喜,却有些不悦。
“为什么你要拒绝啊,小雨。咱们可是说好了的,一块刺绣,一起进宫。你怎么到后来却是拒绝了?”
小兰有些不满,微微撅起嘴角,微闭着双眼,满脸不悦的说到。
“唉!”
重重叹了口气,小雨有些希冀,又有些无奈。奈何师傅已老,此去经年,定会曲折蜿蜒。如若有些不测,那师傅了终老就无法安抚了。
此事,只好作罢。
半月后,芙蓉城下,一位位家属,正目送着自己的孩儿远行。即便是知道此去定不会太平淡,但为了以后着想,还是前来送行。
当然,这也包括那位年过花甲,小雨的师傅,红姨。
“呵呵,小雨。一定要好好努力,秀出上好的作品。是否可以一跃入龙门,就看今朝了。”
小雨满脸不舍,使劲的摇着头,双手仅仅拥抱着眼前的女子,生怕这一别,就是一世。
“走吧,勿念。”
一手推开身边的女孩,老者转身而去,没再回头。
“唉,如果小雨真的成功了,那么当年的誓言也算是完成了吧。虽然不再是我,但手法不变,或许你还会记得。”
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那阵微微吹拂的小风。隔着一代人,继续传送着彼此心中的情愫。
故事三
半月后,宣华庭院中,一位身穿锦缎丝绸,手握一柄蕉扇的雍容美妇,正一脸严肃的看着庭院中那些特招而来的,上佳绣女。
经过长达半月的层层考验,这举国尽知的刺绣征集也来到了最后一关,鲤鱼能否一跃龙门,就待此次。
各位绣女面露严肃之意,坐在绣架旁,正抬头仔细聆听着面前考官的试题,即便是毫无头绪。
“一柄重刀横立胸前,两世情愫万丈于心。”
这便是此次的考题,这就是最后的龙门。
绣女们或抬头望天,或轻抚额头。但,无论怎样,都未曾见提手刺绣之人。
终于,在那最不起眼的角落之中。一位身穿粗制麻衣,毫无粉黛的绣女开始了提手,一针一线之中,满含神情。
仔细看去,那正在刺绣的女子,面容也算姣好,却在这举国之中,万千少女里,却只是普通不过,一眼便知是平民出身。
时光匆匆而逝,离却考题结束只剩盏茶时间,各位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