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门是南京城的西城门,也是南京城的十三座城门之一。
三国时,南京港就成为军港和商港;东吴时,这里已经“江道万里,通涉五洲”;当年,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港起锚;现在,南京港既是商港也是军港。
江海洋将南京港观察了个遍。
只见,南京港里都是一些小船和中型帆船,大型战船更是一条没有。
看来,水鬼部队将南京港的大型战船毁的很彻底,他很满意。
他心想:即使将死神号直接开到这里的长江上,明朝也无可奈何,将来总有一天,我的战舰会停靠在这里,从这里征服全世界。
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禁升起一股豪气。
此时,前来迎接的特勤队等人登船拜见江海洋等人。
一会路上大家就不能随便说话了,所以,江海洋热情地和来迎接的人交谈,问长问短,让来迎接的人都感觉受宠若惊。
这是上位者必须做的。
随着救国军的不断壮大,江海洋的亲卫营也在不断壮大,现在,亲卫营已经拥有两个营,700多人,快赶上一个团的编制了。
现在,他如果出行,最少也有配备双马的一个排亲卫护卫。
上次,他来大陆就发生了与清军激战的事情,这次他来大陆,为了他的安全,亲卫一营的300多人都来了。如果这些人都进入南京城太招风了,他认为也没那个必要,而且,他懂得“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南京情报站在城外也设有酒家和客栈等据点,于是,他命令二三连驻在城外,有事情由信鸽传递,只让一连随他进入南京城。
至今,情报司不仅“拿下”了南京的很多大臣,还“拿下”了守城的数位将领,可以通过他们轻松进入南京城,尤其是救国军要经常走的石城门。不过为了隐蔽,江海洋没有让南京情报站的人去联系这些人,而是,让亲卫一连在船上化妆成平民,分批入城到他的府邸集合。
准备好的众人上了岸。
在古代,有钱人出行不是坐轿,就是坐马车。南京情报站早就得知随同总指挥来的还有其他人,便多预备了几顶轿子。
江海洋等人便上了轿,起行。
江海洋很满意南京情报站在这些细节下的功夫,倒不是因为他们会溜须拍马,而是因为他信奉“细节决定成败”。这也说明他对情报人员的训练成果显著。
一行人分批来到南京城的石城门前。
来接应江海洋的人和城门负责检查的军兵很熟,塞了一锭银子过去,军兵连检查都不检查,江海洋一行人就顺利进入南京城。之前,为了隐蔽并减少风风险,亲卫一连的海洋铳等武器装备都装在棺材里,已经由南京情报站的人用车子和运进城去了。
南京城里。
“闪开,闪开,快闪开……”特勤队和亲卫化妆成家丁护卫着几顶轿子走在大街上,边走边吆喝驱赶街上的行人。
演戏演全套。特勤队和亲卫化妆的家丁们有模有样,跋扈的架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哪个大家族的人出行,于是,行人纷纷闪避,生怕慢了挨鞭子。
江海洋的轿子走在前面。
江海洋一手撩着轿帘,一边观赏街上的景色。
只见,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一行人进入秦淮之地后,街上就更热闹了。
只见,沿街各种商业设施林立,酒楼、客栈、青楼等鳞次栉比,比屋而居,做买卖的、算卦的、演杂耍的到处可见;人群这一堆那一簇。
“大爷进来啊!来嘛……”这显然是青楼里妓女的声音。
“走一走看一看喽,针头线脑,要什么都有……”这显然是小摊商贩的声音。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算的不准不要钱……”这显然是算卦的声音。
“有人的捧个人场,有钱的捧个钱场……”这显然是杂耍的的声音。
……
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眼前的情景让人很难想象,此时,明朝
各地的流民暴乱正风起云涌,在明朝和大清的战场上,两国军队正在浴血奋战。
江海洋不禁想起杜牧的一句诗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现在的南京正是这种写照。
现在,明朝虽然还没有亡国,但也离亡国不远了,他不知该怪明朝的人没血性,还是该怪明朝的制度太腐朽。
上次他来南京时,看见街上穿着各异的明朝人,还感觉很怪异,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这次他来南京却一点有不觉得怪异。
他不禁心想:难道我已经融入这个时代了吗?
他又想起,刚重生时,他经常想怎么回到后世;但最近,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