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不是问题,特色才是问题,儿童娱乐偏轻娱乐,儿童教育偏托管服务”。冯小华这个问题在三年前就得出了答案。
“万一距离是问题呢”。刘炳厚继续想要得到明确的答案。
“两辆教育专车就可解决”。冯小华前一天接到刘炳厚电话,就着重考虑了距离的问题。
“三楼一万多平,能吸引家长和孩子来,怎么吸引”?刘炳厚马上提出新问题。
“产品、规模、服务和价格,最大的单体店集合,最优化的服务,把儿童娱乐价格降到最低,教育要保持和市里统一价格而且搞成教育中心和少年儿童汇演中心,儿童娱乐偏重轻娱乐,投资低,好招商,把十几个项目组合起来卖套票,市里面分解开来价格五百,我们搞组合价一百嘛,同样的欢乐,让家长开开心心的赚出油钱,赚到饭钱,弄不好还赚出教育的学费,嘿嘿”。冯小华有点小得意的说。
“价格不是致胜的关键啊,小冯,牺牲价格怎么赢利呢”?刘炳厚一下说道重点。
“师傅,这个问题问到重点了,您归根到底是地产商还是零售商?如果是地产商,您考虑怎么攫取空间价值,如果是零售商,您考虑怎么通过销售提高流水,您定位是”?冯小华小心翼翼的问。
“当然是地产商,但也要考虑零售,德泰城也是商业地产赢利,零售也赢利嘛”。刘炳厚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来对比到。
“师傅,德泰城的购物中心靠人流赚取租赁费,但自己开的超市却是赔钱的,那为什么开超市,这个道理你比我清楚,因为人流,因为要赚人流,有人流德泰城的商住公寓才能实现比卫江的同类产品溢价百分之五十还不愁卖,商铺直接是天价,再者德泰城是市中心,德莱小镇是郊区,我们没有地段优势,只有先开设拉动人流的主力店,一步步炒起人流才可以把商铺价格吵起来,商铺靠人流一平米可以多卖三千不成问题,三万平就是小一亿,儿童主力店赔点钱,我理解是为卖商铺做投资”。冯小华开始讲真话了,开始推心置腹了,也开始做好准备接受师傅刘炳厚的质询了。
因为冯小华非常了解人性,忠言逆耳,有些话又不得不说,总有人要当先锋兵,做炮灰,自己这些年的本事,差不多都是最初三年师傅刘炳厚教的,刘炳厚当时给冯小华经常送书,而且要求做读书笔记,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竞争优势等等几十本书,硬是把冯小华的理论通过半年拔高了起来,可以说,没有刘炳厚,冯小华不可能对商业领域理解到今天的地步,刘炳厚在冯小华心里,既是恩师也是兄长,而且冯小华知道,有些话师傅刘炳厚是不可能从手下人那里听到的,也不可能从专家圈听到,还是花花轿子人抬人的缘故,下边人捡领导喜欢的说,专家只会说面上大家都认为对的话。
人都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那会显得自己重要,这是十几年前冯小华通过刘炳厚送的心理学书上看到的,所以越是往上的圈子,越是会说赏心悦目的话。人越有钱的结果是越孤独,等到太有钱了,就如同以往的朝代,天子都自称孤寡,因为没人和你交心而谈。冯小华不在刘炳厚的身边好几年,才胆敢说上这么几句。
“二手车先做起来了,投资了二千多万,你怎么看”。刘炳厚突然转换了话题。
冯小华心里又是一颤,这个问题怎么回答,说好,可是自己真的不看好;说不好,那不是说师傅投资失误,那不是没事找事:“二手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师傅您对项目的长远规划是关键”。冯小华选择把球踢回去。
“我是考虑一楼做二手车,三楼做儿童,有点不搭调”。刘炳厚解释了下。
“未必吧,未来是什么样子谁都不知道,没人是先知,这个地段来说,单纯从儿童行业来说,我认为是可行的,师傅要考虑好定位啊,地产商还是零售商,一上来我们就得目标明确,不能只说打炮,没有坐标是吧师傅,嘿嘿”。冯小华尽量把问题拉回去。
“恩,你在汕贵是自己做还是合伙”?刘炳厚的思路总是飘忽到任何人都抓不到,冯小华对此是深有体会。冯小华和朋友卡拉OK必点曲目是:哦~~~多么痛的领悟~~~。
冯小华不动声张的倒吸一口冷气,知道这个话题可能是今天的焦点,回答的好,是把火,大家一起生火,一起火热火热的,回答的不好,自己生把火,不知道哪天就把自己烧了。冯小华深深的知道,刘炳厚骨子里是一个商人,而商人总是重利轻别离的。
“合作的,一个合伙人,对方纯投资占五十一”。冯小华决定如实相告。哪怕冯小华明明确确的知道,刘炳厚的问题问的不是这个问题,刘炳厚问题问的是,如果冯小华你回来跟着我,你打算怎么做。冯小华也非常明确的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合伙的,一个合伙人,对方占90%”。
当冯小华看到刘炳厚明显的怔了一下,冯小华知道,这个问题真的是今天的焦点,也或许会是影响未来师徒二人关系的导火索,更是为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