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协会四周,田中大将的东部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大楼内每个楼梯口、门口,也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军士。
宫内省汽车开到,宫内省庶务课长笕素彦亲自驾车,把天皇的录音送到了广播协会。
11点钟敲过,天皇录音片送进了第八播音室。为保证播音质量,临时议定先作试播,虽然这样做似有“不敬天皇”的成分。
正在试播时,又差点儿出了大乱子。那是在门外负守卫之责的宪兵中尉,原是反对投降的主战分子,他听到录音后,突然抽出佩刀大叫:
“不许广播,这不是天皇讲的,我要把他们杀了!”说着向播音室冲去。
亏得东部军司令部的一个参谋眼疾手快,一把扭住那中尉双手,厉声喝止:“不许乱来,不然军法从事!”随即命令部下把他拖出去关押。
御文库地下室,天皇在侍从簇拥下走了进来,在此迎候的铃木首相、平沼议长等大臣全体起立鞠躬,神情肃穆。
天皇在一台收音机旁的椅子里坐下,准备监听自己的录音播放。他双眼怔怔地盯住对面一点,不时轻轻叹息,众大臣也都脸露沮丧之色。
整个日本国,国民和军队都已停止了一切活动,守候在收音机边或扩音器下。
“马上要播送重要广播了,请全体起立。”播音员的声音有些发抖。
日本国内,除天皇一人,全都站了起来。
播音员又说:“天皇陛下将向全国颁布诏书,我们受命转播御音,现在即将开始。”
奏完《君之代》日-本国歌,天皇的声音,传向日本的各个角落……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各同盟国也收听到了天皇的投降令------《终战诏书》。
1945年8月15日当天,中、美、英、苏四国正式宣布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发出声明:
“将率领盟军进占日本,办理接受日本投降仪式。”
日本内阁首相铃木鉴于《终战诏书》公布,停战使命完成,宣布辞职。
两日后,以东久迩宫为首相的新内阁上台,负责日本投降事宜……
随即,日方致电在马尼拉的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天皇已下达命令,令所有日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洽降使节将于19日赴马尼拉。”
……
苏联方面认为,日本天皇发表的公告,只是关于日本投降的一般宣言,对武装部队并未下达停止战斗的最终命令,再加上苏联要在战败的日军中获利,免得战后的利益被美英等盟国瓜分干净,苏联政令继续对正在顽强抵抗的日-本关东军进攻……
华胜利所部的东北抗联独立旅和其它的抗联各部,继续协助苏联红军继续进攻,以最快的速度向预定目标前进……
苏联红军的后贝加尔方面军,在1945年8月19日前,兵出赤峰、沈阳、长春和齐齐哈尔等地,从西南向关东军打进一个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楔子;
苏联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的第三十五集团军,与八月十六日前,兵出至勃利地区,切断了向南退却的日军独立第四军同后方的联系。
苏联红军第十五集团军攻下了黑龙江北部……
远东第二方面军几天内占领了数座县城,在阿木河区舰队的配合下,向哈尔滨进攻……
苏联空军则从战役开始以来,就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
太平洋舰队也控制了朝鲜北部沿岸,关东军陷入苏联红军的天罗地网。
苏联红军为迅速占领日军驻守的长春、沈阳、吉林和哈尔滨等大城市和军事、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各集团军抽调坦克、摩托化部队等组成临时快速支队,特别是组织了若干空中机动组,先后在十三个重要城市实施空降,控制机场和市区目标,接受日军投降……
八月十八日中午时分,由远东第一方面军副参谋长谢拉霍夫少将为特命全权代表,同一百二十人组成的空降第一梯队一起出发,于十九时三十分在哈尔滨机场着陆。
半小时后,日军关东军参谋长秦颜中将,率领几个高级军官,垂头丧气地来到机场办公室。
谢拉霍夫向他们宣布了投降必须遵守的六个条件……
二十三时,日军第四军司令官按照谈判中约定的时间到领事馆,递交了有关投降的书面答复和关东军司令官,关于停止作战行动的命令、将军名单及哈尔滨守军四万三千人的日军人员名册……
八月十九日十五时三十分,在中苏边境一个小山脚下树林中,一间临时搭起的木屋里,此次入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总指挥官华西列夫斯基等人,会见了关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