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全的人全都叫做是太监,而殊不知太监是这一群人当中地位最高的,不是每一位经过阉割的男人都能坐到地位最高的太监的位置。
明代宦官机构主要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宦官二十四衙门,此外﹐还设有内府供用库﹑司钥库﹑内承运库﹑御药房﹑御茶房﹑牲口房﹑文书房等。老朱的时代,主要的十二监的最高长官才能叫做太监,也只有一人,官位才勉强的正四品。所以说称呼所有的宦官为太监其实并不准确。而在太监之下的少监分左右,官位也才从四品,也就是说这个阮浪辛辛苦苦、脚踏实地干了四十年,才做了一个从四品的官儿。
而太监也有很多的称呼:寺人﹑阉人﹑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笔者曾在初中年代学过一篇古文叫做【强项令】,讲述的是汉朝的一件事情,那个年代对宦官的称呼叫做是小黄门。
虽然阮浪是一个很小的官吏,但是他这个却非常的善良、非常的忠诚。在这一点上面和袁彬非常的相似,袁彬在土木堡之变以前做了二十多年的锦衣卫还只是一个锦衣卫的校尉,可是他们都有相同的品质,那就是忠诚。
他们两个似乎并没有因为朱祁镇曾经犯下过多么严重的错误而对他产生偏见,反而却非常照顾这位太上皇。就在朱祁钰的眼皮底下,阮浪经常会找朱祁镇夫妇唠唠嗑,带去一些好东西。他的出身非常贫寒,所以肯定也不可能像刘晟翀那样财大气粗,只是一些简单地生活用品罢了。
而朱祁镇也在这人生最苦难的时期看清了究竟什么人是自己应该接近的,又有什么人是他永远不能信任的。他现在逐渐开始感觉到,他现在是无比的向往在瓦剌也失八秃儿作为奴隶时的生活,当让他不可能抛下钱氏。也先虽然为人残暴,但毕竟还是一个讲道义的君子,一个非常粗鲁的君子;而他现在则是生活在朱祁钰这个小人的身边。别的不说,朱祁钰经常会派人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有的时候连上个茅房倒一个泔水桶都要通报,他现在才算是看清了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的真面目——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据史料记载,朱祁钰的生母,曾经的吴贵妃现在也是吴太后曾经是高阳郡王府的一名小婢女,这是在历史上都有记载的。不过后来朱高煦败给朱瞻基之后,所有郡王府的婢女全都沦为了皇宫之内的宫女,然后就像是很多宫廷剧都会出现的剧情一样,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吴氏就非常幸运的得到了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宠幸。不过因为吴氏曾经是高阳郡王府的婢女,这种戴罪的身份让他们母子两个不能在皇宫之内居住,这可能是幼年朱祁钰内心扭曲的一个诱导因素。
现在再也没有人敢看不起他们母子两个了,母凭子贵,当年的吴氏现在也成了吴太后,当年立志要当上皇帝的小孩也成了大明景泰帝。不过朱祁钰的三观不正,这也就决定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皇帝,相反还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皇宫之内有很多人都是在他的严厉之下的夹缝当中生存,朱祁镇夫妇是、李惜儿也是。
阮浪作为一个还算是有点全力的少监,经常会去探望朱祁镇,这一天朱祁镇就躺在自家院内唯一的一棵大树下面悠闲地晒着太阳。
钱氏身体虚弱,所以经常需要睡觉休息。朱祁镇这也是还不容易把妻子伺候好了睡着觉了,他才能找到了一个机会好好地休息一下。树下有一把摇椅,朱祁镇躺在上面用蒲扇给自己带来一丝凉爽。这些东西都是卢忠阮郎等人送来的,让她枯燥乏味的生活多一丝慰藉。
这时阮浪在门外敲门,等候多时的朱祁镇急忙站起来迎接他这位贵人。
“太上皇万福!”几遍全天下都认为朱祁镇已经不可能东山再起了,还是有人愿意管他叫做那名存实亡的太上皇。
“阮浪,快进来!别在外面站着!”他急忙把阮浪拉进院子,还非常谨慎的在门口四处的望了望,看一看是否有监视他们的人。等到完全放心了以后他才把门关上。
“太上皇,这是微臣给您带来的一些吃的用的,您收好!”在屋子里面阮浪非常小声的说道,他看到钱氏在非常安稳的睡觉,不敢有丝毫的打扰。
他招待阮浪坐下以后,自己也坐在旁边。能找到这么一个真心真意对待自己的人实在是难得,他自己的身上也没有什么能赏赐给他的。
“太谢谢你了!阮浪,你和卢忠还有照顾过我们一家子的我全都不会忘记。以后,若是以后我能够有机会报答你们的话我朱祁镇一定万死不辞!”说着他就紧紧地握住了阮浪的双手。
按照规矩,阮浪此时应该立刻跪在朱祁镇的面前受宠若惊的说道:“微臣惶恐,何德何能受太上皇如此大的恩惠?只要太上皇能够记得老奴便好。”
可是阮浪并没有这么做,他和朱祁镇保持这种关系已经很长时间了,自打他们交往的第一天开始朱祁镇就命令他不准在他们中间出现任何的君臣之礼,他不是太上皇阮浪也不是四品少监,他们两个只是普普通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