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关门落锁(1 / 2)

掌旗英雄 苏扬1 2851 字 2017-06-14

那个人果然便是百药门掌门岳寒,身边还跟着他最为得意的大弟子梅涧石。梅老兄的伤势大为好转,但自从那次被马小天下毒以来,就落下了一个爱流口水的毛病,这时间猛然发现花溪奴也来了,急忙“哧溜”一声将口水吸了回去,结结巴巴地对岳寒说道:“师父,师……师姑也来了!”

岳寒噢了一声,朝花溪奴这边扫了一眼,花溪奴见再也藏不住了,只好走上前来,低声叫了一声:“师兄!”

岳寒见她不称“掌门”,只叫他“师兄”,有些不悦,过了半晌,才阴沉着脸问道:“找着师父了吗?”

花溪奴摇头道:“没有,师父师娘不知到哪里去了,是我没用,追不上他们。”

岳寒面色稍霁,说道:“这也不能全都怪你,咱们慢慢找,总是要把师父师娘请回来就是……对了,今天群雄在这里聚义,你怎么看?”

花溪奴明知师兄这话说得言不由衷之极,因此也只淡淡地说道:“我来这里,只为找一个朋友,他们干他们的,与我不相干。”

岳寒忽地想到一人,问道:“你的朋友?是不是那个在夜叉岛救你之人?我记得他说他叫马……马……”

花溪奴点头道:“他叫马小天。”

岳寒皱眉道:“马小天、马小天……师妹,你知道他的底细吗?”

花溪奴摇头道:“我只知道他会一些奇奇怪怪的刀法,又和官府那些人是死对头,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岳寒嗯了一声,不再言语,若有所思。

在他们絮絮而谈的时候,周围的人一边欢呼,一边将杨永嗣簇拥了起来,人群中,有人将一张草草写就的檄文塞到他手里。在这里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哪里有骆宾王、陈琳之才?这篇“檄文”更是写得文理不通,颠三倒四,杨永嗣刚念了几句,就有些莫明其妙,待得念到那句“光棍祖上不积德,吃饭就得靠拼命”一句时,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不仅是写檄文的铁泉和尚,就连贾勇、季家三兄弟等人都觉得脸上无光,本来热闹的场面刹那间沉寂了不少。

一个月后,在兰州城西城门外,忽然来了一些不明不白的人,或三五成群,或孤身一人。他们有的懒洋洋地靠在墙墉高峻的城墙根底下捉虱子,有的围坐在一起低声商议着什么,有的干脆在树下找了个荫凉的地方打盹。但不管他们都在做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抬起头来,朝着大路看上一眼两眼,好像都在等着什么人。

过了两天,路上忽地一阵烟尘抖乱,一大群人,簇拥着一顶小轿,正匆匆地向着这边赶来。那些在西城门外捉虱子的、睡觉的一见这阵势,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互相招呼着:“来了!来了!”哗啦一下就朝着轿子围了上去。他们中间有些心计的,唯恐被人发觉,拉了这个又拉那个,但自己只生了两只手,怎能拉得住这许多人?不一会儿的工夫,轿子四周就已经围了有几十号人。

这顶小轿虽小,倒也精致,两个抬轿的轿夫,不是别人,一个是季氏三兄弟中的老二,一个是找宝人大猛,都是臂阔肩宽,身躯雄壮之人,难怪把一顶小轿抬得健步如飞、虎虎生风!

大家一看等了半天,来的是顶轿子,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这轿子坐着的,就是盟主吗?”有的说:“盟主是大老爷还是小脚女人?怎么坐起轿子来?”还有的干脆直接叫了出来:“请盟主出来讲话,见兄弟们一见!”

一直紧跟在轿子两侧的贾勇和铁泉和尚见大家一上来便乱烘烘的,急忙打手势让他们安静一些,等到声音好不容易平息一些了,铁泉和尚才将头凑近了轿帷,轻声道:“盟主,兄弟们等了好几天了,想见您一见,有了士气,才好杀鞑子,您看是不是……”

轿子中传出杨永嗣的声音道:“这里的风沙实在是太大了,本盟主好不容易找了一顶小轿,才坐了几天,怎么又要我出来?你让他们都散了吧,本盟主现在不想见生人面。唉,可累坏我了!”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果然哗啦一声,散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是不解之意,有的人小声嘀咕道:“杨老将军当年可不是这样的……”话声传到铁泉和尚和贾勇的耳里,他们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得不知说些什么好。

晚间,这些人无法进城,贾勇和铁泉和尚在空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用几块牛皮挡了挡终年不绝的风沙,杨永嗣这才不情不愿地从轿子里移步出来,召集了一些人,想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行动。这些人中,有安在农、酒中仙、季家兄弟、胡豹等人,自然还有贾勇和铁泉和尚。至于钟山和百药门的人,谁都没嫌自己命长,自是不要轻易去招惹他们才好。

虽然现在已是春末,但这里的夜晚还是有些凉意,杨永嗣坐在火边,这情景倒是与他当时在风神庙中的场景十分相似。不过那时他隐姓埋名,手无缚鸡之力,任人欺辱,被呼来喝去的,只得忍气吞声,哪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