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豆虫者名丹,豆丹起源(一更,求推荐、求收藏!)(2 / 2)

中域之尊 祾云煜昊 2734 字 2017-05-25

“丹”,这便是豆丹的由来。

而古圣先贤又是这样评价豆丹的,其之色香味为人所珍爱,当奉为极品,作药复可驱寒养胃,佳肴若此,尝引五湖食客争相走之,特奉几碟,予君观之,若能躬身品之,当此生无憾矣!

此物在苏北地区称其幼虫为豆丹,也就是万书轩现在看到的样子,主要生活在黄淮流域等地区,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动物。

虽然别的地方也有豆丹的身影,但这些地方从未将豆丹当做吃食,唯独伊山地区的人食之。由于其多寄主于大豆、绿豆、刺槐等植物,被人视为需要消灭的害虫,在其他地方直接就被灭杀了,所以说豆丹完全是万书轩家乡的特产。

万书轩的家乡在伊山镇,其食用豆丹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了,当地在古时便已经盛行此风,可以说伊山镇这个的小地方完全是豆丹的起源地和发展地。

正是在此地,豆丹才开了历史之先河,得以成就豆丹文化,被历代先贤所推崇备至,为世人所知。奈何在岁月的侵蚀之下,世人再也不知豆丹之名也。

豆丹无论是用来当做美味,还是用来入药治病,在伊山都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使用豆丹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其入菜的形式多样,清焖、制汤、烧炒,无不令人一饱口福。

尤其是在暗夜之灾发生前,就已经走向全国,甚至在国外都会看到豆丹的身影。

万书轩就曾记得,小时候在大豆生长的季节里,家里拮据,没有余钱,可为了给弟弟增加些营养,就特地跑到田里捉这些小家伙,做成丹羹给弟弟吃,每一次从傍晚下地,一直要忙碌到第二日清晨太阳升起才会停下。

因为这些小家伙实在是太难找了,绝大多数都待在松软的泥土中,等到晚上才会从土里钻出来进食直到清晨,只有这个时候才容易抓到它们。

别看忙碌了一夜,其实并没有多少,第二天只能收获十几斤,等到最后做出来成品,也就一两斤的分量,十分珍贵,但营养价值极高。像这样的十几斤,最起码也能够卖到上千块钱了,这也是为什么万书轩愿意花费一个晚上,也要去捉的豆丹给弟弟吃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