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厥的颉利可汗听说大唐发生了内乱,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当了皇上,他认为有机可图,便率领突厥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长安……
这天,李世民正在太极殿和封德彝、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众臣议事,李世民道:“隋朝遗留的朝政并非一无事处,均田,府兵,科举,对富强国家,选拔人才都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均田,按丁给田,百姓有地种,有粮吃,只是隋朝的税赋太高,徭役也太重,只要减少税赋、徭役,百姓的日子就会很快好起来……”
房玄龄道:“陛下说的对,均田的确可行。但战乱多年,许多田地荒芜。武德七年,太上皇在位时,虽然重新颁布了《均田令》,可至今仍有许多荒芜的土地没人耕种,朝廷应该尽快清查荒芜的土地,将这些土地分给农户。”
李世民点点头,“玄龄,你拟一道诏命,让各州县细查荒芜土地,完善《均田令》。”
李世民话音未落,萧瑀急急走入,施一礼,禀报道:“陛下,突厥的两个可汗又来了,他们的大军已兵至长安以北,渭水岸边……”
众人一惊。
萧瑀继续道:“颉利的心腹谋臣执失思力已到了长安,他要拜谒陛下……”
李世民微微一笑:“好,请他入朝。”
突厥的谋臣思力挺着胸膛走进大殿,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盯着走过来的思力。站立在两旁的房玄龄、萧瑀、封德彝、杜如晦、魏征等大臣们和宫卫也都盯着他。
思力目不旁视走到龙椅前的台阶下,并不叩首,施一突厥礼道:“突厥使者执失思力,奉颉利可汗之命,前来拜见大唐皇上。”
李世民盯着他问:“思力,朕听说颉利已经到了渭水,他为何不来拜见朕?”
思力微微一笑:“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此次前往中原,率领着百万突厥勇士,两位可汗总不能于自己的勇士而不顾,独自饮马陛下的京师吧?”
李世民冷笑:“你是在威胁朕?!”
思力笑道:“非也。可汗的勇士们,对长安羡慕已久,两年之前未能亲临长安,遗憾至深,如今草原的勇士倾巢出动,纵马关中,若不能览尽长安的繁华,其不是要遗憾终生了吗?!”
李世民气愤地站起来:“思力!朕与你们的可汗缔结盟约,赠送黄金、玉帛之多,前后不能计算。而你们的可汗却信义而不顾,背弃盟约,率领军队深入中原,侵犯大唐,他们对朕、对朕的臣民,就不觉得惭愧吗?”
思力微笑着对李世民说:“陛下,颉利可汗不敢背弃盟约,可汗只是无法回绝勇士们的请求,长安就象一个美貌的姑娘,令百万草原勇士梦寐以求……”
李世民愤然走下几步,威严的目光盯着思力:“思力,你虽为狄戎,但肚子里也应该有一颗人心吧?!”
思力仍微笑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李世民:“难道爱慕美貌,就是没有人心吗?”
李世民一指思力:“你们爱慕的是侵略,炫耀的是武力,崇尚的抢掠,抛弃的是人心!你忘记大唐的恩泽,背信弃义,自夸强锐,以此恐吓朕?!朕今天先杀了你,以警告颉利!宫卫”
“臣在。”
“把这忘恩负义的突厥人,拉出去,杀!”
思力全无了傲慢的神情,愣愣看着李世民。宫卫们上前,架起思力欲走。
思力镇静下来:“陛下,我有话要说。”
李世民看看他,对宫卫摆摆手。宫卫松开思力。
“讲。”
“我不怕死,陛下若杀了我,我担心颉利可汗的百万勇士,会蹂躏长安,包括陛下的皇宫。”
李世民冷笑:“朕若不杀你,朕的长安那才会被你们蹂躏!拉出去!”
思力“扑通”跪在李世民面前,叩首道:“陛下饶命,微臣思力鼠目寸光,不知陛下的高贵,不知大唐的广阔,求陛下饶恕思力!”
李世民背过身不再看思力,沿台阶走到龙椅前。宫卫架起思力,向大殿外拖去。
思力高声求道:“陛下饶命,微臣知罪,微臣让可汗退兵……陛下饶命,饶命啊……微臣叫可汗退兵……”
李世民转过身,坐在龙椅上,看着宫卫将思力拖出大殿。众臣也都看着思力被拖出大殿。求生的喊声不绝于耳:“陛下饶命……微臣一定叫可汗退兵……”
萧瑀转身上前道:“陛下,两军交战,不杀来使,臣请求陛下,放回思力。”
封德彝也上前道:“陛下,突厥百万大军就在渭水,距离长安咫尺之间,臣请陛下以礼遣回思力。”
李世民微微一笑,然后说:“思力是颉利的使者吗?不是,他是来恐吓朕,窥视朕的!今日朕若放回思力,颉利就会以为朕害怕他们,突厥的铁骑,那可真的要饮马长朕的京师了!”
萧瑀和封德彝相互看看,没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