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兼听则明(2 / 10)

开创盛世 兵法36 17246 字 2017-06-07

欲自见其形,必用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用忠臣。君王若任性不听谏言,自以为是,臣下就会阿谀奉承,最终君王失去国家,臣下又岂能独自保全性命?!虞世基以谄媚侍奉隋炀帝,已图保全自己的富贵,到头来,隋炀帝被弑杀,虞世基也丢了性命。虞世基是封德彝的老师,是隋炀帝最信任的人,朕不做隋炀帝,也希望你们不要做虞世基。开诚布公,为天下直言不讳,尤其是对朕的错误。谁能当面指正朕的错误,朕一辈子感激他,大唐朝廷,天下的百姓,也都会感谢他!”

众人听的聚精会神。

李世民看看魏征,然后道:“魏征,你是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责,就是纠正帝王的错误,有错必纠,有误必正。朕希望你不但在朝堂上,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指正朕的错误,包括到朕的内室,你听明白了吗?”

魏征声音洪亮地:“臣听明白了。”

“你不但要听明白,更要做明白,为朝臣们犯颜直谏做出表率。”

“臣遵旨。”

李世民扫了一眼朝臣,目光落在萧瑀的身上:“萧瑀。”

“臣在。”

李世民看看萧瑀,然后说:“自即日起,你还做朕的左仆射。”

萧瑀愣了片刻,然后叩首:“臣谢陛下信任。”

“萧瑀,朕再次让你做仆射,对你以前的错误并非一笔勾销,朕是给你机会,让你为大唐尽力。朕希望你能象魏征一样,不顾及个人恩怨,不畏惧朕的龙颜,秉公为政,做为官的榜样。”

萧瑀再叩首:“臣遵旨。”

“平身吧。”

“谢陛下。”萧瑀站起,回到原位。

“朕对魏征、萧瑀的要求,也是对诸位爱卿的要求,朕希望我们君臣同心协力,清除隋朝阿谀奉承的遗风,让大唐的朝廷流溢直言之气,公正之气,坦诚之气,奋发之气!”他看看众臣,继续道:“朝廷的风气正了,民心就顺;民心顺,天下如何不兴?”

众人皆由衷地点头。

退朝后,杜如晦、房玄龄等人走出皇宫,大家对李世民朝上的一番话还在赞叹不已。

房玄龄道:“皇上讲的太好了,民心顺,天下兴!”

杜如晦随和道:“有如此皇上,为臣者即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心安理得!”

房玄龄点头:“克明说的极是……克明,精减京城官吏的条案,写的如何了?皇上不便催你,但问过我好几次了。”

“已经写完了,待完善之后,请玄龄兄过目。”

“留任的官吏没超六百五十人吧?”

“圣命我岂能违背,留任者只有六百四十三人……”

“减少京城的官吏,可要慎重,那怕多减一个人……”

“我知道……”

两人说着走去。

2

如今独孤安也当官了,官至六品。他还想再升一品,于是绞尽脑汁,寻到一雏鹞,他知道李世民喜欢养鹞鹰。独孤安来到后宫,把雏鹞送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果然喜欢。李世民让雏鹞立在自己的胳膊上,反复打量着雏鹞。由衷地称赞道:“好,这是一只佳鹞,一旦长大,迅猛异常,随朕游猎,定会多有捕获!”

独孤安松了口气,说:“陛下喜欢,臣就放心了。”

李世民想到什么,问独孤安:“独孤安,你送朕鹞雏一定有什么用意吧?”

独孤安点头:“陛下,臣如今是六品官,再升一品,就可以入朝了。”

李世民一笑:“想升官,那要靠你自己,多看书,长本事;多做事,有政绩。”

独孤安点头:“臣明白了。”

一个宦官走过来道:“陛下,魏征大人来了,他要见陛下。”

李世民一愣,连忙拿下鹞雏,左右看看。

魏征已向这边走过来。

李世民担心魏征看到这只雏鹞,批评自己玩物丧志。他看了看魏征,急中生智,把鹞雏塞到怀里。

魏征已经看到了李世民刚才手里的那只雏鹞,他走到李世民面前,拱手施礼:“陛下,臣有一事禀告。”

“说吧”

李世民说着看看胸前,他胸前不由动了一下。

李世民整了整衣服,对独孤安说:“你退下吧。”

独孤安施礼,离去。

魏征也看了看李世民鼓出的胸襟,不紧不慢地对李世民说:“陛下,前些日子,陛下对朝臣们说,要做忠臣,不做佞臣,不知陛下可记得此事?”

李世民看看魏征,拉拉自己的衣服,敷衍道:“朕记得,朕多次说过……魏征,你来见朕就是问此事吗?”

魏征点点头,然后说:“臣不做忠臣,要做良臣。”

李世民感兴趣地问:“忠臣与良臣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