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兄弟阋墙难再和4(2 / 3)

大唐双璧 燕脂楼 5489 字 2017-06-23

不知要劝些什么?”长孙舜华的回答出乎了李慕兰的意料,“三姐觉得应该劝是为得失,而我认为无需劝是为是非。朝廷之事我不懂,但我知道不管什么最怕的就是赏罚不公,叔父战败不假,可若仅因此就夺了功赏未免太过不公。这世间多的是因得失而乱了是非,难得二郎能以是非而定,我倒觉得很难得呢!”

“这……”李慕兰不得不承认长孙舜华所说确有几分道理,但她还是勉强劝道,“你说的也有理,但形势当前得失也不能全抛了不是?尹阿鼠再怎么不堪那也是尹德妃的父亲,而尹德妃是何人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其实这些年我也看出来了,别说尹德妃他们,父亲后宫里的每一个嫔妃,世民都未曾放在眼里过,既然心存了轻视,起争执也就并不意外了。你……你不想想这是为什么吗?”

“这个我不知,那三姐以为是为什么呢?”长孙舜华不答反问。

李慕兰叹气道:“世民哪有情有义,对谁都好,唯独有一点,他对妾室总是心存偏见,总认为她们信不得,尹德妃固然名重,但说到底也是父亲的嫔妾之一,他自然总是看不起的……”

“那三姐的意思是?”

“无论如何尹德妃她们总是父亲,是当朝陛下的心头肉,她们是君,我们是臣,纵然不喜,起码的尊重也该有吧?我觉得……难道你不该劝劝世民,让他减少一些偏见之心吗?妾室纵然地位低下但其实也有诸般难言的苦楚,世民如此偏见确实有些过激了,他最听你的,你是不是该……好好劝劝?”

“如果三姐是为这事来的,那请恕罪,我只能让三姐失望了。”长孙舜华道,“老实说,难道三姐不觉得二郎对妾室心存偏见,于我正是有利的么?我为什么要劝呢?劝了不是要委屈自己吗?”

李慕兰点头想了一下,道:“舜华,世民待你如何你比谁都清楚,难道……难道你就不肯稍微委屈一下吗?”

长孙舜华起身向李慕兰行了一个歉礼,用极轻的语气平静道:“三姐此言差矣,我所认为的夫妻****,要么是一枝独秀,要么就共赴黄泉,我从不相信什么用委屈自己换得对方安好。我与二郎心心相许,容不得第三人插足,二郎对妾室有偏见那倒正合我意。妻妾并存那是礼法规定的,从来就是不是妻压了妾就是妾压了妻,哪里有共生的?三姐若是为她们叫屈那也该是冲着礼法去叫。想姐夫当年不也是妾室成群吗,只是三姐做了公主后才都遣散了去。三姐难道忘了?”

李慕兰意识到长孙舜华有些生气,便赶紧解释道:“这……你误会了,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世民现在的处境真的不应再结仇怨,能和气些就再和气些吧……”

“三姐若真是担心二郎的处境,那就不该逼他许下‘永远不反’的承诺!”长孙舜华道,“二郎现在的处境,其根源不在于什么偏见不偏见,而在于父亲早就对他起了疑心,只要疑心一起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去制人而不是被制,三姐逼二郎许下这个承诺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逼父亲或者大哥许下‘永远不疑’的承诺?三姐一向聪慧,这会儿怎么就舍本逐末了?”

“舜华,你……”

“三姐想一碗水端平我理解,但请别刻意的厚此薄彼,如若想刻意的厚此薄彼,就请别天天嚷着一碗水端平,让二郎为难。”

“我不是……我不是不懂,只是终究一家人,我只是幻想还能像从前一样……”

“朝局从来没有幻想二字。”

“其实大家都不容易,都有说不出的痛,希望你们能理解一下。”

“抱歉,让三姐失望了,我只知二郎的苦、二郎的痛,也只能体会二郎的苦、二郎的痛,其他人的,我无暇顾及。我的心很小,装不了那么多。”

李慕兰愕然,一时竟然无话。正在这时李世民突然喊着“三姐”跑来。

原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薛收他们四人正在规劝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寻个机会与萧瑀联络联络。他们的意思是,萧瑀与李渊私交甚厚,而且萧瑀在中书省当值,德高望重,例如这次这般的旨意,若是萧瑀能将其在中书省就截下,就用不着传到尚书省,这次的事也就不会发生了。凭着萧瑀与李渊的交情,由他出面截下自然要比李世民亲自出面要有用的多。

但李世民始终固执地认为,萧瑀是李渊的人,他不想拉过来也不想用。双方正僵持时,小荷来报说是平阳公主到访。小荷见长孙舜华与平阳公主言语不和,怕生了冲突,就赶紧来报。李世民听说后,一刻不停就赶了过去。

李世民一走过来就急忙把长孙舜华拉到一边,仔仔细细地上下打量。李慕兰冷笑两声,打趣道:“怎么,还怕你三姐我欺负了你的小观音不成?”

“哪里,三姐,世民不敢。”李世民惭愧道。

“好了,不打扰你们了,我回去了,你们好自为之。”李慕兰不待李世民应答,说完就快步走了出去,李世民赶紧追出来,拉住李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