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4 / 5)

张大胖笑了:“煮或者烤,都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快捷的烹饪手段,你们为什么没有想着去做土豆泥,或者炒土豆丝,炸成薯条?”

张大胖的话如同醍醐灌顶,林枭瞬间反应过来,再回想起张大胖前面的话,只觉得字字珠玑,不错,人只有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才会挖空心思去琢磨食物的不同做法,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只想着用最简单最迅速的手段,让食物进到肚子里。

张大胖话锋一转,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上:

“川菜的历史最为悠久,因为在商周的时候,那里就是繁华之地——”

“SD称为孔孟之乡,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较高的饮食文明了——”

“JS菜发展起来,是因为隋唐两宋的时候,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JS一带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中原内乱,汉人南迁,和岭南菜相互结合,有了GD菜的雏形,真正发展起来则是清朝时期,其他地方禁海,只有广州还在通商。”

林枭听得如痴如醉,他知道张大胖厨艺高超,却不知道他对饮食文化也有研究,看他信手拈来的样子,分明是造诣颇深。

张大胖一口气说下来,末了,感慨万千的道:“你们看,每一个地方的饮食兴盛,都是从经济繁华的时候开始的,所以从饮食之道的发展变迁,其实也可以窥得中国历史的发展。”

他微微一笑,补充道:“当然,反过来也一样。”

林枭眨了眨眼,小声道:“我历史是满分。”

张大胖被他一噎,口里的话险些说不下去,看着林枭睁大了圆滚滚的眼睛,一脸求表扬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抬起手,在他脑袋上敷衍的拍了拍:“知道你聪明。”

看到林枭一脸骄傲,张大胖赶紧把歪掉的楼重新正了回来:“以前学的都是家常菜,谈不上有多少技巧,只是让你对厨房有个初步的认识,从现在开始,我们开始涉及各大菜系,食材也会变的多种多样,你的刀工也要好好磨练一下了。”

林枭半张嘴巴,半晌,眯起眼问道:“我不是已经练习一年刀工了吗?怎么还要练?”

现在给他一根胡萝卜,虽然做不出张大胖瞬间劈成丁的手段,那也是切丁切片随心所欲啊,切丁绝对四四方方,切片要多薄有多薄,林枭对自己的刀工还是有几分自信的。

张大胖又笑了:“现在给你一只牛,你需要几把刀才能切出牛肉丁?”

林枭低头思索,掐指暗算,一把三角尖刀割断大动脉,再用剁骨刀分成几大扇,然后剔肉刀把肉都剃下来,最后一把菜刀切成丁。

他抬起头,十分肯定的道:“四把刀足矣。”

张大胖呵呵的笑了起来,那笑声分外讨厌,林枭忍不住瞪他。

张大胖却摸了摸他的头,轻声道:“庖丁解牛你也看了那么多遍了,庖丁解牛的时候,换过刀没有?”

林枭哑然,自从他开始学厨后,对有关厨师的文章就分外感兴趣,堪称经典的庖丁解牛几乎倒背如流,现在被张大胖一说,却猛然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真正的读懂。

旁边的小伍早已经听傻了眼,他从遇到RB师傅开始,专心的切生鱼片,从未接触到旁的手段,苏家父女的对话,仿佛在他面前打开了另一扇窗,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全新的天地。

他的身体一动不动,眼睛也不敢眨一下,生怕漏了一个字。

张大胖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看着林枭,一字一顿的道:“林枭,你记住了,我们厨师,一把菜刀足以应万变。”

话音未落,张大胖突地伸出手来,手腕用力,轻松的从林枭手里夺下了刀来,他右手掌刀,左手从一边的菜筐里取出各种时蔬,不断的送入右手刀下。

林枭和小伍呆呆的看着张大胖运刀如飞,那把菜刀在他手里仿佛活了一样,或立或斜,有时又与菜板平行,刀尖挑划拉,刀锋片劈剁,连刀背也可以用来拍。

转眼工夫,他手边就多了一堆切好的食材,林枭信手拈来,片条丝各异,几乎没有重样的形状,却都大小均一,形状完美。

他默然半晌,一年来累积的骄傲被彻底的打落凡尘,知道自己在厨艺的道路上,不过是一个踉跄学步的婴儿罢了。

小伍终于眨了下眼睛,酸涩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滚出了两滴泪,他抬手揉了揉眼睛,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仿佛还是一无所知。

张大胖放下刀,双手抱肩,扫了眼小伍,看着林枭,颇有深意的道:“一把菜刀,可切可剁,大小随意,形状随心,所以你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你不需要那一套刺身刀具,因为你有一把菜刀就够了。”

林枭身体一震,在张大胖技精近乎道的演示之下,由不得他不信,一旁的小伍死死的盯着桌子上的那一堆切好的食材,心中反复回荡着一个声音,只用一把刀,他可以,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