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不那么好的鸡胸。
他灵机一动,把鸡胸捞了出来,切成了方丁,和花生一起爆炒后,忐忑不安的叫人给丁大人送了去。
片刻功夫,小厮回转了来,开口就是大喜,原来丁大人十分喜欢,还打了赏,厨子的心这才落了地。
后来丁大人赴四川任职,厨子也跟着一起去了,这个时候,鸡肉丁炒花生已经成了厨子的拿手菜,是丁大人常常要点的。
厨子难免得意,更下苦工钻研,到了四川后,他很快发现,四川的小粒花生饱满香脆,配合四川当地的辣椒,炒起来更加美味。
随后,花生炒鸡丁成为了丁大人家中宴客的必选之菜,也随着品尝过的达官贵人们逐渐推广开来,渐渐的成为了一道名菜,因丁大人的职务里有太子少保一称,所以这道菜,又叫做宫保鸡丁。
如果哪一家饭店里写做宫爆鸡丁,那一定是写错了。
林枭对这段典故记的分外清楚,是因为张大胖讲到最后,嘲讽的笑了一下,这种表情很少在他脸上出现,让他一下就记住了。
“人人都知道宫保鸡丁,有谁知道丁少保家里的厨子叫什么呢?”
“也许那个厨子不止做了宫保鸡丁,还做了宫保肉丁,宫保鱼丁,只不过猪肉太香,花生就足够香,二者叠加有些腻,鱼肉切丁下锅容易炒散,所以还是鸡肉丁最好。”
林枭总觉得,张大胖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在说他自己,他可以想象张大胖在学习宫保鸡丁的时候,又一脸好奇的尝试着做了宫保肉丁,宫保鱼丁。
“这道菜一定是那个厨子终身得意之作,反复尝试,最后才定下菜谱,却连名字都没留下。”张大胖眉间起了一道阴鹜,林枭每次回想,总觉得他意有所指。
张大胖那天谈性很浓,又给他讲解了一番,说自古厨师在中国的地位就不高,从历史上鲜少有厨子留下名字就可以知道,一般史书里就算提到了某个王侯将相的厨子,也只会用他的职业来代替名字。
而像是《随园食单》等古人留下的食谱,无一例外,全部是文人墨客所留,和厨师无关,只是士大夫阶层对于自己享乐的一种证明,而不是厨师职业水准的体现。
因为已经选择了厨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听完后,林枭亦是感受到了其中浓浓的悲哀,他当即雄心万丈的许了愿:“好,那我就来做一本厨师的食谱,要图文并茂的,不,我们要录成视频,做成音像制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