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基,虽年仅二十岁却才华横溢,早已是在捷克国内声誉四起的足球天才,此次被科瓦内奇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选入国家队并以主力身份出征欧锦赛,可说少年得志,前途无量。
罗西基话音未落,又一将出列发言声如洪钟:那斩将夺旗的活儿自是由俺们前锋来做才是!
众人一瞧,正是自家阵中身高两米零二的巨人前锋扬.科勒。
话说这科勒的父亲是一名足球教练,因此近水楼台的他早在7岁就开始了足球训练,只是科勒的父亲原本一直将儿子当作守门员来培养,且一培养就是12年,谁曾想日后的科勒没成为国门却成了捷克国家队的主力前锋。
虽说知子莫若父,但此事也不能完全怪其父识人不明,科勒的身材实在是高大,从足球运动员的选材角度来说成为门将的机率更大,一直到科勒19岁那年,情况在偶然之间发生了改变,在一次试打前锋并表现特别优异之后,父亲似乎发现了最适合儿子的球场位置。
科勒不仅身高体壮,头球能力出众,同时具备一定的脚下技术和捕捉门前机会的能力,他可以是球门前的终结者,也可以为队友送出舒服的助攻,让这样的人去守门实在是一种错误。
于是在那个赛季,扬·科勒成了家乡球队洛塔队的主力前锋,一个半路出家的前锋竟然包揽了本队半数以上的进球,凭借他的杰出表现,洛塔队获得了该赛季的乙级联赛冠军。
随后科勒便作为一名潜力新星顺理成章地加盟了捷克劲旅布拉格斯巴达队,可惜他没能适应新环境和得到新教练的认可,甚至一度被下放到了预备队。
在郁闷地过了几年后,1996年比利时的洛克伦俱乐部引进了科勒,在这里他不仅获得主力位置,表现也渐入佳境,在三个赛季里扬·科勒为洛克伦队出战97场,攻入43球,不论是出勤率还是入球数都相当出色,随后他在1999年夏天转会比利时豪门安德莱赫特,效力至今已在各项赛事里出场82次攻入54球,并随队获得了比利时甲级联赛的冠军。
扬·科勒的出色表现让他顺利入选捷克国家队并成为主力前锋,进而成为帮助捷克队在本届欧锦赛预选赛阶段获得全胜战绩的头号射手,更是吸引到了不少五大联赛球会的高度关注,可以预见的是,这位捷克巨人出现在欧洲顶级联赛中亦只是时间问题了。
科瓦内奇瞧着这手下爱将,心中大感安慰之际思绪却忽地飘回到了多年前,飘回了自己的球员时代,那时候,自己的队友之中也有一位巨人锋霸,那是属于捷克足球的一段巨人传说。
话说自足球这项运动诞生那天起,无论关于比赛规则的改变有多少,进球破门得分始终是足球比赛最核心的内容,而处在中锋位置上的球员往往都是各自球队攻城拔寨的关键人物,中锋也是足球场上最古老,最吸引关注度的战术位置之一。
从现代足球产生的那一刻开始,中锋就是球队攻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身材高大头球出色的中锋更是对一支球队来说战术意义重大,若是有一位技术全面的强力高中锋顶在前场,对任何球队来说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因为禁区里的一切都会因此而变的简单。
队友们往往在后场就能看到这个高大的接应点,在本队中场控制不利时不用盲目长传,只需要将球送到自家中锋附近,高中锋就可以凭借其强壮的身体或争顶摆渡或护住皮球让队友有足够的时间插上。
此外,高中锋回收到中场时还可以成为球队进攻的中转站,高超的头球技术加上身高优势,可把球轻易送到其他接应队友的脚下。在前场,高中锋更是强有力的武器,头球攻门自不多说,哪怕是脚下球也可用强壮的身体压制住贴身盯防的后卫,然后或传或射就看具体情况了,甚至在防守时,高中锋还可以回防到自家禁区成为一个防备对手空袭的争顶高点。
但这一切并不是站着就能解决问题的,否则岂不是所有篮球运动员都可以胜任足球场上的高中锋?一名出色的高中锋,身体条件只是一方面,跑位是更重要的必修课,在场上通过跑位创造出更好的接球位置,才能够把高中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一名优秀的高中锋无疑要同时具备身高、力量、头球、射术、跑位意识等一系列条件,缺一不可。
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队就拥有一位堪称完美的高中锋,他的名字叫做托马斯·斯库赫拉维。
这斯库赫拉维是捷克斯洛伐克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没有之一,是捷克足球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身高一米九三,体重九十公斤,身材魁梧,肌肉结实,身高马大却同时有着敏锐的门前嗅觉和出色的跑位抢点能力,在禁区内有着绝对的治空权,让任何对手的后卫都得提心吊胆。
斯库赫拉维高而不笨,头球出色,技术全面,强悍的冲击力总是能让对方禁区风声鹤唳。
1990年世界杯,捷克斯洛伐克队虽然在小组赛中输给了东道主意大利队的钢筋混凝土式防守和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