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比自己想象的高,四周都是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山丘下一条清澈的小河环绕而过,抬眼望去不远处的周庄房屋层层叠叠排开,充满生机。
“董伯,你可知道为什么沈家学堂和积善堂不建在镇里,却建在这郊外?”
“积善堂主要是为了收留那些外来的流民,自然不能建在镇子里,万一有些什么疫病或者不守本分对乡邻作恶那就得不偿失了。”
沈平金理解的点了点头,不能因为这些为善之心害了自己的亲人。
“至于学堂……听说是万三老爷亲自定的,说这里风水好,环境清幽适合做学堂,所以沈家的族学就办在这里了。”董伯一边走一边解释。
沈平金没再多言,大致的观察了一下四周,这里环境虽然的确还不错,可看得出茶园仿佛没人打理有些杂乱。
“以前茶园是产茶的,后来万三老爷买下来后就没怎么打理了,不过还有几棵老茶树不错!”仿佛知道沈平金所想,董伯出言解释。
沈平金没说话,静静的跟在董伯身后,很快就来到了离学堂不远的积善堂。
这里和沈家族学差不多,都是些看上去很普通的青砖瓦房,不过沈平金却挺喜欢,因为这里四周宽敞又安静,空气也非常好。
“这积善堂怎么没人?”沈平金看见那间挂着‘积善堂’三个字的屋子大门紧闭,好奇的问了起来。
“现在是夏天,稍微勤快些都不会挨冻受饿所以没人来,每天派人来打扫下卫生就行了。”
“那冬天呢?”芳草自己经历过挨冻受饿的日子,自然关心的插嘴询问。
“冬天那就不一定了,好年景沈家只需要施粥舍药就行,可要是遇到大灾年流民太多,有可能里里外外全部都会住满人!”
三人很快走到积善堂后,这里是一大片平地,稀稀落落的建了好几个小院子。
“你们就住东边那个院子!”董伯用手指了指一个带着木栅栏的院子。
抬眼望去,几间敞亮的青砖瓦房间前后都是盛开正旺的蔷薇花,沈平金脑中自动浮现出在这花间树下生活的样子来。
“不错,我喜欢这里。”沈平金说着走了进去。
这里比白云观的竹林小院大多了,那边只有一间大瓦房,这边除了正屋还有东西两个厢房,旁边还有配套的厨房杂物间,虽然是个独立的院子,可远处又有高大的围墙将整个积善堂围住,显得独立又安全。
“这里每天都会有下人来打扫卫生,你们是吃大厨房还是自己开火?”董伯停在院子里问。
“不知有什么讲究?”
“大厨房每天定时定点给你们提供饭菜,不过每个月每个院子需要交五两银子;自己开火不用交钱,不过一切用品采买自己负责。”
“五两银子,我们只有两个人,就算天天大鱼大肉也吃不了这么多啊!”芳草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被董伯说的价格惊住了。
沈平金也皱了皱眉,觉得这价格不合适。
虽然如今他们不缺银子了,可这么不合理的价格明显就是宰人。
董伯也不多说,只是指了指附近的几个院子:“整个积善堂的院子都是这个价,不分人多少,只按院子算。”
沈平金这才抬起眼看向附近的其他院子,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竟然都和蔷薇院很相似,只是有的院子栽种的是月季,有的栽种的是牡丹,还有些只栽种这翠竹青松。
“那些院子都是谁住?他们也都吃大厨房?”沈平金发问。
“二老爷家的几位小少爷住了几个院子,还有些院子住了沈家其他支系的子弟,只有你一个人住一个院子!”董伯解释。
“他们也都是自己掏钱付饭钱?”沈平金有些不理解,既然是沈家的产业,为什么还要自己掏钱吃饭。
董伯点点头:“这是万三老爷定下的规矩,各家子弟到族学都无需束脩,全由公中承担,但其他开销却需要自己支付。”
沈平金听明白后想了想:“既然如此我们以后自己开伙,就不用大厨房了。”
董伯没说话,沈家子弟众多,嫡系一脉大多富贵,所以自己开小灶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有那些合住一个院子的沈家子弟才凑钱吃大厨房,一个院子十来个人平分下来花费倒也不算多。
接着交代了几句,告诉了沈平金主仆该注意的事情,董伯这才慢悠悠的离开。
知道自己的院子位于积善堂的范围,四周有沈家的护卫看守十分安全,沈平金这才放心的和芳草一起细细查看起自己的居所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