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万千黎民可弃否?(2 / 3)

三国之曲有误 痴笑我 4261 字 2017-05-25

其实曹操也刚到河内不久,此次远赴扬州丹阳郡募兵,让他也吃了不少苦头。

“曹伯伯别来无恙啊。”

两人相视一笑。

曹操道:“快,随我去见各位诸侯。”

十八路诸侯已经有的返回,但大多数其实都还在。周瑜来到大营的时候,众诸侯正在宴饮,袁绍见周瑜来了,也没表现的跳过热切,只是淡淡的互相问好。

袁绍出身高贵,自然对已经衰落了的周族不会有什么好的观感。其他诸侯也都爱理不理,周瑜一身玄甲,英武不凡的站在大厅之中,居然有被忽略的尴尬。

周瑜心中有气。

抛开自己的出身不说,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名气,最起码也是朝廷亲封的伏波将军,这里的人名诸侯,大多数不过是一郡之守,凭什么这么不拿眼光看人。

这时候,一人走了过来,个子不高,脸皮黝黑,双臂奇长,拱手道:“周将军来了?旅途劳动,周将军辛苦了。”

周瑜回了一礼,心道:“这人倒不简单”

“多谢,敢问足下是?”

那人淡淡一笑道:“在下平原相刘备刘玄德。”

“你就是刘玄德?”周瑜大惊失色,话说出口,才感觉自己似乎反应过度了。

“将军识得在下?”刘备也有些意外,他看着眼前少年,果然是一表人才,俊雅非凡。

“哦,刘玄德之名,天下驰名,自然是听过的。”周瑜忙化去尴尬,开始和刘备攀谈。

袁绍看见周瑜对他甚是冷淡,心里感觉有气,瓮声瓮气的道:“周将军升官倒是快的很啦,小小年纪已是将军,董卓待你不薄。”

周瑜对袁绍可没什么好感,此人先前在何进幕府中就多次说过王睿的坏话,他自然对袁绍没什么好印象。再加上这次会盟十八路诸侯讨董,有谋无决,白白的放弃那么多的机会,迁延不进,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周瑜道:“末将所有,乃陛下所受,关董卓何事?”

袁绍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山阳太守袁遗见袁绍辞曲,冷笑一声道:“周将军,好重的煞气啊,竟视我十八路诸侯如无物了。”

周瑜转过身,瞥了一眼袁遗,大声道:“是又如何!”

“你!”袁遗指着周瑜,连说了好几个你,就是不知道下面在说什么。

众诸侯也都停下了喝酒,然后站起身来,有些人已经面色不善了。

周瑜迫近一步,盯着袁遗的眼睛,厉声道:“初平元年正月,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如今一年过去了,和董卓打了几仗?每日高垒饮酒,观舞赏乐,一念之间,毫无寸进。董卓依然在洛阳作威作福,陛下仍旧受制于权臣之掌,你待让我拿何眼光看你。”

“你,你,你实在大胆!”袁遗羞恼。指着周瑜大骂起来。

周瑜也不示弱,他知道袁遗的态度也就代表着袁绍的态度,在洛阳的事情又一次重演了起来,他既然敢对吕布说狠话给董卓听,同样也能收拾袁遗给袁绍看。

“放肆!袁太守,说话可要注意尊卑上下。我乃天子亲封伏波将军、江夏太守。论官职我比你高,更何况我还有侯爵在身,你说话也过于放肆了。”

周瑜完全不顾众人变了的脸色。扫视一圈,继续道:“更何况我周某人年龄虽少,但也是于朝廷出过力,上过战场之人,岂能如此辱我,太守不知,匹夫之怒,流血五步之语吗?”

周瑜凛冽的话语只让袁遗一惊,顿时吓得面如土色,他是文人出身,哪有周瑜这般的气势。

周瑜道:“昔日,董卓为乱,诸公为大义而聚兵西向,民心所指,天意顺承。数十万大军据险要,临要津。董卓畏于诸公之势,迫帝西迁,此时正是诸公进取之时也。那知诸位却眼睁睁看着曹将军孤军败北,竟无一人相救,周瑜闻之,自觉深以为耻,何况诸公?”

周瑜呼啦的一下将身上铠甲解下,身后周旭和周益山前一步,将周瑜身上铠甲解开,周瑜猛地一拉,露出****的上半身,身上居然好几处刀枪箭伤,伤口虽然愈合,但却留下了一道道刺目的疤痕。众诸侯都忍不住一惊,就连那些舞女惊叫一声都捂住了眼睛。周瑜不畏众人的目光,朗声道:“众位请看,某虽年少,也自庆幸曾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以报皇恩。白波军贼数十万围于安阳谷城,兼有南匈奴单于於夫罗精骑五千,我又何惧?”

周瑜便如一尊杀气凌然的战神,在那里展现着自己的光芒,竟然让众人无话可说。

周瑜将盔甲袍子拉上来,重新系好。拱手道:“荆州逆乱,恩师正奔波于江湖之间,恕在下不能久待,告辞。”说罢便在众人目光下转身就走,那些侍卫在侧的武士,竟然没有一人敢于上前。直到周瑜离开良久,袁遗才吞吞吐吐的道:“真是,真是荆州蛮夷之地出蛮夷,怎可在大庭广众之下袒胸露腹,实在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