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老兵方阿九
周旭的肩膀上鲜血还在滋滋的流淌,但他年轻的脸庞上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周瑜看着周旭,道:“叫军医官来,好好处理一下伤口。”
周旭咧着嘴,露出两排大白牙,嘿嘿笑道:“主公,小伤而已,不碍事的。”
那知周瑜的脸色冷冽而严肃,周旭觉得自己可能说错了话,忙挠了挠后脑勺,尴尬的道:“末将这就去处理。”
战阵之上,周瑜从来没有一丝默默的温情,这和平时生活中的周瑜完全不一样。而且周瑜对手下将领保护极为严格,他深知道,在古代的这样一种军事体系里,一名将领的作用何其的重要。所以他仿照战国时代吴起的魏武卒制度,若将领在战阵之上,为敌将冲入军阵斩杀,则亲卫营全军领罪。所以对整个手下的将领保护极为严格。
周旭性子大大咧咧,为这些事情已经没少被训,这个时候见周瑜脸色不善,也不敢在多言,忙跑到后面去处理伤口去了。
周瑜这才回过眼来,将目光盯在这个老兵身上,老兵头发胡子已经花白,左脸颊上还有一道深深的刀痕,但在眼睛里依然有着年轻时的骁勇不羁。
周瑜皱着眉头,这个老兵骑术之精让他震颤。这种人和马几乎为一体的骑术,他只有在安阳谷城时的匈奴人身上看到过,这是用岁月和时间打磨出来的骑术,这是身经百战才能锻炼出来的一流技术。
周瑜下来马,两军对阵之际,竟然下马走到了老兵面前。周峰、钟晟等人也立即下马跟上前去,老兵手中虽然没有武器,但他的战力众人都已经看到过,不敢大意。
“你叫什么名字?”两阵之间,能让主将下马,这本身就已经是莫大荣耀,所以,不仅周瑜军中的士兵们发出哀叹的声音,贝羽军中则更是吵吵闹闹起来,看着这一幕都讨论起来。
周瑜武昌军军纪甚严,所以士兵们尽管心中都有疑问,但无人敢窃窃私语,都只是有些好奇。
老兵明显一愣,他今年从军打仗也三四十年了,打过乌桓人,打过鲜卑人,在边军打过仗,也在内地郡国受过伤,可以说,一声经历征战无数,连他自己都一时没反应过来,周瑜此举到底有什么意图。只是下意识的回道:“在下在家中排行第九,所以叫方阿九。”
周瑜点点头,周瑜以为像方阿九这样的人,有可能是历史留名的名将,毕竟这个时代英雄辈出,名将跌有,没想到待他一说名字,恁是周瑜读书甚多,也没回忆出那本史书中有方阿九这样一个大名。不过草莽出英雄,一个恢弘的时代,升斗小民都可成为成为英雄,既然自己已经在这个时代了,又怎么能局限于后世的史书记载去任用人才。
于是道:“我看你骑术颇精,交战之时又招招不离要害,你恐怕是久在军旅吧?”
老兵则是继续愣了愣,周瑜似乎知道的很多。忙道:“卑职在军中已经三十六年又四个月了。”
三十六年?
周瑜微微一顿,看这老兵的年龄也是知天命之年了,人生有多少个少年之时,又有多少个三十六年。
百战老兵啊。
周瑜道:“据我所知,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兵役期吧?”
那老兵脸上微微一红,不由得低下头,周瑜的每一次问话,似乎都让他想起了过往,前尘种种,全部涌上心头。难得遇到一个知己,他也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在万人瞩目中就这样说这话,全不当这是两军交锋之时。周瑜似乎忘记了还在交战,方阿九也没想到这一茬。
数万人的目光就那样盯着这两个人。
战场之上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雨水慢慢的小了起来,随着天色渐亮,天空中的乌云也褪去不少。
“卑职一向不善结交上官,所以在军中三十六年,也只是一个军司马。而且每次都非常‘荣幸’的转换上官,不得退役。”
周瑜也算是明白了,不过这个不善结交上官到三十六年不能退役的份上,恐怕也就这家伙独一份。来到汉朝时日也不短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不由得心中又是好笑又是辛酸。汉军中论资排辈情况想来极为严重,这也可以算是军队中的一个顽疾了。
“你都在哪里打过仗?”
老兵抚着自己的白须,笑道:“不瞒将军,这大汉天下虽大,某也见识不小了,东西南北卑职都有去过,辽东的乌桓,凉州的西羌,扬州的丹阳郡都有卑职的足迹。”
“好!”周瑜叫一声好,这样的人才,怎能不要。他的武艺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见识。一个小小的军司马,能够有如此世面,日后定能有所用。
周瑜大声道:“好,好,原来是有功于于朝廷之人,你这样的人才做军司马委屈你了。现在你有两个选择,其一,我许你卸甲归田,并且会给你百两黄金,以资你用;其二,我欲以你为骁骑营副尉,负责骑兵教练之事,你如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