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周瑜的难题
周瑜所部大军一路急奔,行到博望之时,在博望停了下来。离宛城已经很近,周瑜需要在这里稍作休整,然后找出对敌的方略。此次偷袭,虽然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但是毕竟身在南阳腹地,很容易受到袁军主力的围剿而被消灭。
周瑜也不得不小心为上。
博望是宛城北边的一座小县城,在博望城周围有一座小山名字叫博望坡,这里树林密集。周瑜便带军队隐匿于博望山中。此次作战,其实也很像是后世的游击战了,所以周瑜每到一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要找地利上优势,将军队能够藏起来。
博望山是一个很好的所在。
博望城中并没有驻兵,周瑜南下也无需路过博望,所以周瑜也不会去攻打博望城。
周瑜在博望山中安营扎寨,然后撒出密探暗哨,保障博望山的安全。然后接连派出军探前往宛城刺探军情。
周瑜平时对地理学方面的书籍尤其爱读,所以对许多的地理条件都了然于胸。
一番刺探后,周瑜的愁容开始笼上了心头。
这番偷袭作战,只能一击而胜,若是走漏了风声,不仅偷袭不成,反而自己军团的安危都是问题。
周瑜、曹真、夏侯渊一击张虎、陈生、魏延、徐晃等诸将都在一起讨论此事。
众人看着周瑜不说话,周旭也从来很少见周瑜露出这样的神色。不由得大为疑惑,低声对钟晟道:“公子这是怎么了,那个张勋是什么人,为什么一听到是他在监管粮草,公子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钟晟是搞情报的,自然知道张勋不是什么易于之辈。于是悄声道:“张勋是袁术手下大将,颇有谋略。”
周旭点点头,便想说话,钟晟忙一把将周旭拉住,摇了摇头。
周瑜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最不喜欢别人打扰。这是周瑜一直以来的习惯,钟晟经常跟在周瑜旁边,所以对周瑜的这个习惯了如执掌。
周旭也识趣的闭了嘴,没敢多问。
周瑜静静的坐了一会儿,夏侯渊虽然也很想问,但是他听到了钟晟的低语,也没敢在说话。毕竟周瑜威慑在前,他虽然心中不服,但不想在被周瑜在大庭广众之下暴揍,所以也没有在说话。
周瑜稍稍沉思片刻后,抬起头,道:“钟晟,你将张勋的所有部署画出来。”
“喏”这一趟军情是钟晟亲自去带人去探的,钟晟答应了一声,走上前来,周瑜早已经命令侍卫抬进来一面屏风,屏风是南阳郡的地图。钟晟走到图前,指着宛城道:“据我军侦报,现在驻守宛城的主将是袁术的侄子袁胤,城中大约有一万人。袁术帐下大将张勋所部一万人在淯水畔安营扎寨,背倚淯水的土丘,和宛城互相照应。”
周瑜道:“土丘?”
“不错,那是宛城城外的制高点,可以居高临下既能守,又能攻,可以说张勋在这里驻兵,不仅保的宛城无虞,而且在整个战场局势中占据主动地位。”
周瑜点了点头,他左右扫视了营帐中诸将一圈,忽然刷的一声拔出腰间长剑,对诸将道:“诸位来看,张勋的部署大概是这样的。张勋以一万兵马驻守淯水大营,并且粮草辎重全在这里,这里是宛城的制高点,而且有充足的水源。大军在这里一来可以就近往南运粮接济纪灵军,二来,也有削弱宛城豪族势力,震慑宛城之意,我说的没问题吧。”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默地点点头。
曹真也捋了捋下颌的长须,道:“不错,没想到袁术还能看到这里。”
周瑜神色凝重,道:“袁术?恐怕凭他还真没有这个头脑,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张勋的主意,张勋被誉为袁术帐下‘三杰’之一,果然有自己的本领,就凭这一次驻军地点的选择,就可以称得上名将了。”有些将领以攻城拔寨见长,而有些将领则以防守为要,很明显,张勋便是以防守著称的名将。
周瑜也没想到,张勋在历史中并不出名,记载也少,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实在是没有多少露脸的机会,但今天亲自看了一番张勋的排兵布阵和安营扎寨,只觉得此人实在是一个良才。
看来有时候历史会漏掉一两颗明珠,张勋便当得此谓。
曹真道:“那这样我们的计划岂不是很难实施?”张勋率重兵护卫粮草,并且占尽天时,地利,周瑜想要焚烧袁术的粮草,何其艰难。再者说还有宛城的守军,别说偷袭了,若是一出现,自己这四千人马能不能从这两万人马中逃脱都是一个大问题。如今北线战事焦灼,南线同样难解难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加上现在天气慢慢变冷,可能再过个半个月,就要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了,到时候对于远途作战的他们更加艰难。
幸亏在方城得到了不少的补充,但是以他们的每天的消耗量,粮食最多也就能用五天,所以这宝贵的五天便是他们重要的时间,如果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