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理长春谷(1 / 2)

万界生死劫 叱咤斗玉 2903 字 2017-05-26

既然知道了地点,也知道了开启门户的方法,剩下的事情,对李航来说就是轻而易举之时,不过等李航进入那个密洞之时,这才知道,此处为逍遥子建设的一栋别院。里面除了没有的生活用品外,剩下的就是一张留给徒弟没的地图以及一封信件。还好,这些都在一个檀木盒子里放着,并且应有防腐设置,还能够阅读和观看。

李航先打开信件看了一边,这才知道了逍遥派的秘密。原来,逍遥子名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是唐末之时出生,大些之后开始学习经史子集,熟读诸子百家。后来,因缘际会,开始学道。由于不喜乱世,特此隐居于华山不出。随着境界越来越是高深,也就离红尘越来越远。直到北宋建立,天下开始太平,才又一次外出游历天下。也是运气所致,在大理长春谷寻得一隐士门户。进入其中,得了一些传承,其中就有一本《天长不老长春功》。为了遵循长春谷原来主人的遗命,不让其传承断绝。特此,带着武功出谷建立门派,传承功法。但是《天长不老长春功》的修炼要求过高,非有绝高境界者不能学。因此,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一门功法的前半部分打基础的部分,分成了四部功法,分别是逍遥子修炼的《北冥神功》,李秋水修炼的《小无相功》;被天山童姥改编后修炼的《天上地下为我独尊功》,以及李秋水的妹妹李沧海学习的《五行长春功》。并未每个徒弟留下了一张地图,希望四人功力达到先天圆满之时,能够在一起打开此处机关,告知他们逍遥子的来历。到时,让弟子们顺着留下的地图,去长春谷,把那隐世门派继续经营下去。至于那隐世门派,没到地点,不便相告。到了谷中,自然就知道。

另外,留下两卷地图传于后人。一幅地图给逍遥子四人的,是去大理长春谷的路线图。一副是自己传承之地的路线图。只因为留下自己的传承,并不是因为真的如记载哪样,感觉自己的大限要到了。而是这放天地的修为已经到了顶峰,无法寸进,并且受到这方世界的排斥,需要进入更高的空间之中修炼,这才留下传承,如果机缘巧合的话,以便能够离开后,自己也能有个传人。至于传承之处,为海上的一个岛屿。当然,也不希望四人能够继承自己的传承。因为,四人的武功都是传自另外一家隐世门派。而且,也是为别的门派收的弟子。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意思,希望能收到个有缘弟子。

让李航惋惜的是,一个传奇人物,离开了这放世界,留下的传承却要考缘分来选取。而穿的另外一脉,四个弟子中,一个失踪,两个拼了个你死我活,剩下的一个还是被自己徒弟暗算。因此,如果不是自己来了这方世界,两个传承都不知道能不能传下去。李航决定都不带走,只复印下来。不过这两个地方都去看看,到时候如果可以的话,都给他们传承下去吧。自己好像已经亏欠这位逍遥子已经很多了,不换他一点自己都不好意思。

长春谷,位于大理巍宝山不远之处,巍山县境内。巍宝山,山势雄伟,气势磅礴,自东北向西南走向。巍宝山形似一头前蹲后坐的雄狮。而长春谷,就在巍宝山的西南不远之处。一路来,李航是跋山涉水。还好,由于山势挺俊,满山古树葱茏,山中地涌青霞,花放异彩,因此风景不错,也没让李航看腻。剧当地村民们说,由于巍宝山峰峦叠翠,古木苍天,寺庙道观建筑群更是错落有秩,是西南道教名山之一,也是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的发迹之地。从唐代开始就辟为名山胜地,主峰南北两侧有宫观二十余座,其中以清微观、斗姥阁、培鹤楼等等。再加上据说此山之中有宝气,因此名为巍宝山。

穿过巍宝山山脚,李航继续前行了三十多里,依然没见到有山谷存在。对比地图之后,李航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头。掉头回走,依然是没找到山谷,放眼望去,根本就没有山谷。随后爬山山崖,向下望去,从上向下看,树木匆匆,但依然没有凹进去的地方,与平常的山坡一般。这时李航才知道,自己之所以找不到山谷,哪是因为此谷已经被大阵结合自然环境掩盖了起来。还好,地图足够详细,这附近的山川地貌基本没有变化,终于让李航找到了长春谷。顺着所书方法而行,不知道左右转折了多少次,也忘了前后迈动多少回。用了半个多时辰才进入谷中。

长春谷并不是位于山脚处,属于半山坡之间。虽然也算平整,可是前后之间好低还是有些差距。站在长春谷门有两颗紫檀形成的木门之前,离着一块石碑,上面用大篆刻着’长春谷‘三字。看着这三个字,李航充满了感慨。即感慨进谷不容易,也感慨着谷的不简单。虽然整个山谷不大,长宽都不会超过五十丈。可是其中草药遍地,花卉成簇,还有一小湖水,里面更是鱼虾成群。一条小溪从小谷之中流过,使得谷底清幽更甚。山谷的石壁上有一石洞,上面刻着‘长春洞’,两边更是刻着一对楹联,联云:“黄鹤从何处飞来,听长笛有声,楼头梦醒三更月;青霞于此间掩映,看名山如画,林下春藏一洞天。”到也描绘了长春洞一带的秀丽景色,景色与楹联到也相映成趣。在山洞旁边,又有一凉亭。虽然破旧,可是其中的石桌、石凳、石阶还是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