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快下午到一个乡村所在。临近村口,卢道和催马赶上,对孙云等说:“世侄,此乡已经临近上河,距渡口还要两个时辰。此间有个大地理学儒郦若长先生。他在朝官居御史中尉,因得罪汝南王被贬职。后在中京家里和在本乡别居专心著作,近完成三国郭璞之《水经》注文,声名大振,抄本广传。我特地转道为求一见。世侄也随我一睹大家风范,今晚我们在此小住拜见高人,明日启程渡河进京不迟。”
“太好了,我等也敬仰郦先生为官刚正,正求一见”李辰等附和。曹掾等见到上河渡口也近黄昏,便同意今晚留住此乡。于是大家便迤逦入乡,进乡之后找了店房安置好,卢道和领着几个人,登门拜访元家别居。
郦家小院在南侧靠近渡口官道的一端,扣门不久书童应声而出。卢道和说明来意,书童回去通报一会儿,见一位不到六旬的清俊硬朗老者出来开门迎接。
“若长兄一向可好,多年不见,小弟有礼了。”“真是稀客啊,刚才家人说子广贤弟来此,我还差异,出来一见果是,快进来,想死愚兄我了。令尊去世已有二十几载,自我从外官回京,我们有十多年没见了。”
几个人进正堂后,卢和介绍说:“若长兄,我先给你介绍几个晚辈。这是赵郡李氏家族的李辰,太原王氏家族的王先,他们的师兄弟孙云,还有吴坚、杨炯,都是谷阳乡的本年太学应试学子,尤其武技高超。我们路途相遇,还是他们打败了劫匪,救了我一家。几位世侄,快拜见郦世伯。”大家连忙施礼问安。
“哦!后生可畏啊。快落座,童儿献茶!我这儿乡下小屋比较狭小简陋,主要是为了专心著作和躲避朝堂纷扰。几位故友和故人子弟来也没有什么招待,更谈不上留宿了”“兄长不必担忧,我们已经定下乡里的客店了。还以为不会遇见你呢,还好你在,要不然还要进京找你。这回专程而来,一方面了却多年相望,再则贤兄的大作听闻告成特来拜读。”
“呵呵,贤弟谬赞了。为兄只不过放外的时候喜欢游历山川湖泊,顺便做些记录,积少成多了就有写作的想法,见前人对各类河道水系有所专著,突有感悟愿将所见所闻详于后世,故以此为纲并以注为名,多年而著成了此书。我这正好有个临本,贤弟和几位世侄可随意翻阅一二。”说着令书童把《水经注》放到书案之上大家一同简略翻看。
孙云仔细观望,但见文中词句大气磅礴、严谨丰富、令人神往。便说:“先生之书冠绝古今,令云不胜钦佩,虽有幸一睹,恨不能常伴左右手不释卷。”卢和也说:“孙云世侄言之有理,老兄,小弟可否有一请求。”
“但讲”“明日几位世侄随官家入京,我与家人留住几日,我有一幼女名唤卢静,擅长临摹,快而又准,让她誊写一份,待写毕带回京城与几位世侄详阅。”
“好吧,既是贤弟意愿,悉听尊便。”
粘贴的时候落了一段,补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