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考场(2 / 2)

状态 杰西索恩01 3131 字 2017-05-26

高喊时辰到,考生停笔。学生们依次站起,排着队退出考堂,陆陆续续进到操场排好列。待助教门收回卷纸,排成一排,都统一放到箱子里,由太常属历封好。大司马与全体师生行礼之后,鱼贯退出。祭酒宣布解散。学生们才高呼万岁。

田俪问孙云:“子细哥哥,你刚才怎么了?”听了田俪的问话,大家赶忙关切的围了过来。孙云说:“刚才我看考题,似我们平时所学,又似乎杂乱,一时犹豫来着。看来平素我们看似学的很好,其实一点不扎实,而且也不会灵活运用。这次走出来才知道原来我们闭门穷经,实在是孤陋寡闻,自以为是了。”

“子细所得对”李辰说:“虽然我们老师是经学大师门下,但我们地处乡远,难免闭塞。所以我们才到天子脚下增长见识。但愿我们都考进太学,我听说这里的太学博士都是全国顶尖学儒,而且还有机会与南朝学儒交流。到时候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

王先说:“也不怕。反正我们就是学生,只要有机会和高手学习,就有机会和他们比肩。关键是卫明刚说的,我们必须都考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对了,你们答的怎么样,我觉得虽然题目绕了点,但好在我都答满了。”

大家闻言都点头称同感,杨炯说:“以我看,现在不必想他了,反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考也考完了,后想也没有意义。揭榜要等几天,我们称这几天轻松轻松,不如到附近的嵩山少林寺和石窟看看。”

“你们在这里呀”大家回头一看是卢静,还有她的哥哥们。这边还有杨家姐弟正好也过来了,大家回乡介绍了一下。卢静问“你们答得怎么样啊?”每个人都说了一番,感觉基本相似,只要平时刻苦学习,都能应答,但答题的深度看自己的悟性和理解了。

议论了一会儿,卢静说:“噢,对了,昨天说好了,今天到我家吃饭。这回叔叔家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到门口吧,他们能派车接我们。杨琼、杨蓉你们也去吧。我们认识了,如果以后是同窗,少不得来往,今儿个就算到我家串门热闹热闹”

杨家姐弟推不过,随大家一同来到台学府门外。能考太学的都是官宦子弟,门口各家车马排成一片。大家找好各自的车子,随着卢家车马离开太学院。

大院里,学子们逐渐散去,有告假走亲访友,有回后院客堂寝室休息。这边博士们也收拾收拾准备休假。每年暑期都送走一批老生,迎来一批新生。老生优秀者直接封为郎官到各府衙或黄门后差补缺,成绩一般者回到原籍,有机会继续进行秀才孝廉测试,最不济就做私塾先生了。新老交替的当口,除了新生入学考试,博士们都可以休息几天。

今天有个特别的事情,大家还要庆祝一下的。魏收从博士助教被晋级博士了,这是天大的喜事。按北朝制度,博士要在40以上才能担任,助教也要30左右。魏收一个人把这两项规定都打破了,成了太学最年轻的博士,不但俸禄翻倍增加,名声更是一日千里。

大家为他道喜,他也知趣一定请大家客,尤其对祭酒大人,说不尽的感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