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周围百里、开矿的位置距离冶炼的位置很远,大家先骑马沿山谷地、在运输矿石、煤块而铺设的道路上面走了很长一段。临近矿脉了,留下杨炯、王先看马,其余三人跟着段锦步行爬上山坡向谷底的矿坑观察。
矿谷坐落在几座山峰围城的很大的一片土地上,被篱笆分割成了许多地块和道路。每个地块都是一个矿主把持,许多壮丁看守。长白山的铁矿不是开凿山体,而是就地开挖,下掘土层千尺始见铁石,因此土层部分露天开挖,深处矿井凿洞开挖。矿井都是斜向下,依木梁石柱支撑,设人行道和牵引车道,由不同位置辘轳拉拽。斜洞的不同深度,开凿了不同的进回风口,很巧妙的使地下保持人员通风呼吸以及油灯点燃照明。
庾家的矿被苏侃的人占据着,正向外倒运着铁石,聚在空地的一个大堆上。不一会,一辆大马车过来,壮丁把空箱子卸下来,装好盛满矿石的木箱,马车又顺着原路走远。段锦、孙云他们早早的下山,等马车离了寨子,他们也找到杨炯王先他们,骑了马远远的跟踪。
苏侃他们的冶场是往另一个方向行进,大约绕了几十里,终于到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寨门。北朝时期水力鼓风应用的更广泛,因此选择冶炼场都是选择地势较高,蓄水量大的天然水库附近。就近取木材方便,但现在煤炭已经开始应用,一般兵器的冶炼都选择了用煤,普通农具等还是用木。
大家远远找个隐蔽的地方观察了一段时间,看见了一伙山外来的人,客商打扮,估计是从历城集市上引来的。一般小的客户就在集市交易,大的客户以及官府禁止交易的兵器等都要在山里交易。不过现在官府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贩卖兵器也不怎么管,只管收税。
过了一会,山外边又来一行人,段锦子细一看,为首的正是徐州主簿苏举、他的儿子苏侃,还有徐州征东将军府长史谢垂,还有几个南朝的人,剩下的是双方的随从兵士。他们到了寨门,远远的听见喊话过后,一行人都进入寨里。
段锦说;“看样子苏侃的冶炼场不仅州衙参与、连征东军队都有份,怪不得这么嚣张。那几个南朝人,我见过,听说有的是正义盟的人,我记得正义盟幕后就是北府兵,这么看来难道是北府兵要购买兵器?”北府最早叫京口,是徐州、兖州的合称。不过南朝刘宋之后就没有这个名头了,但大家还这么叫着,主要指这一代的军队。
“那就是元颢通敌是真的了?他胆子也太大了。”吴坚说道:“这倒还看不出来,一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元颢和这个事情有份,二来北府兵现在也是地方豪强武装,和南朝朝廷暗地里对抗,现在南朝两种军队这边都有,也不知道是哪支。”
孙云说:“我们来的路上也遭遇正义盟了,我们只知道他们前身和墨门有关。段厂主,您知道他们的来路么?”“也只听说过一点,远在刘宋之前,正义盟就参加了北府军,并组成了北府兵的精锐营。听说精锐营的人都武功绝伦,每个人右手持长毛,左手持宽盾,肋配宝剑,腿插匕首,背弓跨箭,以伍为战,十分凶猛。当时军中有个猛将孟昶,就是正义盟的人,有人说他是战国时代的巨子孟胜的后人,他带领精锐营战无不胜。刘宋称帝南朝之后,后代皇帝对北府军开始怀疑,抓住一个机会把北府军的主要猛将都杀害了,随着檀道济和麾下的猛将被刘宋自毁长城后北府就衰落。再后来,他们的后人回到京口,世代为兵。但上任巨子云莹曾领着门人到了关中一带与北魏对抗,她是个女巨子,也是前代巨子云渝的后人,武功很了得,亲带铁骑精锐营营,在关中一带威名远扬。她死后,巨子传给了她刚出世的儿子檀夷,就是现任的第43任巨子。正义盟也辗转回到了京口,投靠了南徐的地方军队。这个檀夷也是檀道济的后人,不知哪的名剑传授武艺,几年前已名震武林,在江湖人称东岳大侠,武功仅仅排在了五大昆仑之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