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而成。之后他放弃独霸一方的权贵申请回朝,并屡次升迁,现任任兵部常侍、卫尉卿。而魏收也是少年围棋天才,很小守候就参加各类比赛,已经达到3品。
休息了一会儿,因为人少,同学依照桌角的另一处座位号,重新找到自己位置,等到上课时间,博士魏收继续开始讲课。魏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少年天才,人称“惊蛱蝶”,开学之前,才由博士助教晋升到博士,名扬洛河一带,而年纪比座位中的学生大不了几岁。
他连续讲了二个时辰了,依然孜孜不倦,郎朗健谈“诸生,看来你们都喜欢围棋,和我一样。围棋不仅有军事价值,而且还可以陶冶情致、愉悦身心、增长智慧,与弹琴、写诗、绘画一样雅量高致。你们知道围棋到现在为什么定型为19乘19道么?”
这时座位中有个少年回答说“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魏收点头:“王钦说的不错。”王钦是本朝司徒左长史王尊业幼子。年初孝明帝在改元同时擢升尊业为司徒左长史、黄门郎,专司监典修仪注,与中书令袁翻、吏部尚书琅玡王诵同执黄门郎,共持朝政大权,世称“三哲”,并以淡泊名利,为时人称道。与当时颇有才学的李谨、卢观等,典修仪注,为人师表,名闻一时,有“三俊”之誉。术数博士李业兴,就曾拜在尊业门下为徒。王钦在围棋上也是少年才俊,已经入品。这次他和妹妹一起考入太学,妹妹与杨琼就是从小指腹为婚的。
“谁再说说,现在围棋段位设置几个,各是什么?”又一个少年起来回答:“围棋有九品,1入神、2坐照、3具体、4通幽、5用智、6小巧、7斗智、8若愚、9守拙。”答话的是吏部尚书王诵之子王林,王林和王钦父辈交好“并称文学”,他们之间也经常在一起学习,尤其围棋两个棋逢对手,互不服输。
“呵呵,我知道你俩都进九品了,等一会休息后,由你俩对弈一局,给其他同学演示一下。别的同学谁知道,为什么设置九品么?”王林和王钦不让回答,别的同学都沉默,这时三个女孩同时示意发言,大家一看认识,郑冰、萧月,还有王钦的妹妹王红,排名最前的三位秀女。其实整个本届新生一共才24名女生,多是官宦家庭,自然都很漂亮。只是最近萧月外出才回,肤色娇红,与当时审美有隙,排了第二。魏收就在京师,自然认识她们,先让萧月回答,萧月答道:“仿照前朝旧制九品中正,设置上中下共九品”萧月说的前朝指曹魏,当朝认为晋朝僭越,他们溯源正统接续,以北魏为前朝,因此在称呼中,常常带出来。郑冰也回答:“学生附议,九品乃南朝先定,前些年秘书丞李彪出使南朝,棋童范宁儿同行与其第一品国手王抗对弈,并最终以一子险胜。之后我朝认可品阶,每年设置比赛,也按九品排级。”
这些常识,不在京师的人很少知道,博士继续说:“汉代大师班固论《弈旨》中说,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这是说布局时候注意的地方。
《围棋赋》也说,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穷,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或取结角,或营边盘,或先点而亡,或先扳而死。这是说,围棋的死活。
懂了基本的道理,你们逐渐就会学的开始有兴趣,通过一定的实战练习,会达到一定的实力,以后就可以参加品级赛。刚才郑冰举范宁儿对弈南朝第一品国手王抗获胜的例子,不代表双方真正的棋力。但说明了二个事情,第一,现在总体上南朝依然比我们强,第一品琅玡王抗,第二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都是当代高手中的高手。第二,既然是竞技比赛,就会有偶然性,尤其一局定胜负的,和双方当时的心态,准备程度,猜先等等都有关。
围棋分上中下三品,总体上,下品要受饶五子以上,属于斗力层次。中品受高者两先到受饶四子,应变斗巧境界。上品则是纵横捭阖,细微入扣斗智阶段。棋理如禅机,每一局都变化莫测。对弈如战场,每一争能翻云覆雨。大家慢慢体味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