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风云(2 / 2)

状态 杰西索恩01 3559 字 2017-06-18

,你一定相助。”

“那是当然。快看纬儿有些吃紧。”俩人看去,贺拔纬与对手较量略吃小亏,比分四比五输了第一局。不过贺拔纬还是沉着冷静,面色冷酷,没有丝毫懊恼和颓废之意。正如同学们形容的那样,像个江湖高手,处乱不惊。休息之际,毛逵与同学们都在他身边耳语着什么,贺拔纬只是冷静的点点头,继续出场比试。

这时,台下另一处公布比武名单信息榜的位置,也聚集着几个人,有长有幼,有的背剑,有的挎剑,为首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身边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二十左右岁的少年,肋下佩剑缀着郡州双银穗儿。男子说道:“小门主,不知你发现没有,今年京城出线的剑士,与往年大不相同,尤其太学的几个选手都十分了得,刚才那个叫李辰的,使用的招式以无极剑法为主。你表面看他,似乎仅仅是一招险胜,实则是他们年纪小,临战经验欠缺,否则依他的剑术身法,早就大比分赢定了。这和你的情形差不多,要不然你在州赛也会夺金。这个贺拔岳,他的剑术虽然没有李辰精妙多变,但至少得了他们太学教练任侠毛逵的真传,这个毛逵师门也不简单,据说他是三原侠毛遐的弟弟,他们兄弟一共三人,同在北侠欧阳慧的北岳恒山学太极武功。太极功法是以静制动,这个贺拔纬还真是学的有模有样。此外贺拔家族在武川一带也以武功闻名,家传武艺以迅猛刚强为主,这样他兼有动静两种武艺在身。因此,别看他现在比分落后,但实际功夫要超过对手,估计一会儿就能反超,即便不赢,经过这场战斗,他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下月国赛开赛,你如果在晋级赛中遇到太学学生,要格外留心。”

少年点点头,问道:“师叔,太极、无极剑法这些中原武功和我们天山的九宫剑法比较,优劣如何?”“太极和无极都属于道家传承下来的武功,太极属于终南派,无极属于中岳派也叫天师派。太极讲究以静制动,无极讲究动静结合。此外,中原现在佛教的武功也流行于世,首当其冲是少林派,武功广博,内外套路都有,其中比较著名的如罗汉拳等是以刚猛见长。其次中原还流行净土宗和法性宗的武功,北派净土宗以昙鸾法师为首,他的功法为净土法门,以二道、二力为基本功法,又借道家词汇称两仪功法,有两仪剑、两仪掌等。法性宗的法定禅师更是了得,原为自然门,后来不知为什么入了佛教为僧朗弟子,从南梁而来,隐居东岳灵岩寺,人称东沧海,武功已经为天下之最了,武功包括自然拳、燕飞步、纵横虚空剑法等。”

这个人提到的北派净土宗昙鸾,其实就是北派净土宗后来推崇的师祖。他是中沧海菩提流支的弟子,授其以观无量寿经。他10多岁便在五台山出家,披阅内外经典,后到嵩山少林东边不远的超化寺,现在永宁寺。菩提流支译出《往生论》,昙鸾著《往生论注》为之注解,采用龙树《十住毘婆沙论》中的说法,明示佛法修行的难、易二道,也就是他力法门、自力法门的不同,阐扬净土信仰的本旨在于他力法门,强调持名念佛来求生净土。中土净土思想原于道安、慧远诸高僧,菩提流支提倡,由昙鸾阐发净土思想、创立净土弥陀信仰、奠定净土宗理论基础。因其佛法高深,终南论剑定号为五台大侠。魏孝静帝见他后称为“神鸾”、以后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后话不提。

法性宗也叫三论宗,当初鸠摩罗什到长安,大规模翻译经书,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成实论》《法华经》《阿弥陀经》分别成了三论宗、成实宗、天台宗、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僧肇、僧朗传承了法性宗。僧郎又称道朗,尤精于华严、三论之学,住南梁朝摄山栖霞寺、钟山草堂寺弘法。东晋也有个高僧叫僧郎,初随佛图澄习戒,后兼学般若,在泰山西北灵岩寺建精含,门下弟子百余人,因其具有灵验、神异之能力,时人誉为神僧。北派法定禅师,即东剑,他入佛门后师傅即是道郎,学得三论之学,回到北朝的灵岩寺,发扬法性宗。

“师叔快看,那个学生胜了一局。”大家注目,果然贺拔纬顶住压力,扳回一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