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发(1 / 2)

心脏做过手术,已经承受不住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压力。

不想还未出发,便又被送回医院的老人,正带着他的大男孩坐在去往西北的列车上。

我们当年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得偿所愿的他,心满意足的靠坐在,列车宽敞舒适的座位上,身旁的孙子捧着书,一脸认真表情。

看着窗外飞速略过的风景,老人开始细细的追思着过去的时光。

当年,我和我的父亲应该也走过这些地方。

虽然,不是同一条路。但是,我应该确实来过这里。

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漫山遍野都是野草,一天也不一定能见到一个路人。

城里的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到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

记得当年,我和我的父亲路过这边,天黑没有地方去,便在一座废弃的土胚房子里寄宿。

那间房子,那时应该还处在山林里,附近空无一人。房子也自然没有主人,大概是被战乱波及,逃到了其他的地方吧。

那时候,我们总是不断的逃跑,忍受;最后,在压迫中抗争——即使,我们并不知道抗争的意义是什么。

那时,我们也总是随意打扫一下,有了稍微干净的安身之处,就挨着身子,睡在了避风的位置。

只是听说,哪里可以让人吃的上饭,便千里迢迢的赶了过去。不会想,也没能力去想,那里是否真的属于我们。

过去,人们的随波逐流,大抵都是如此。因为饥饿,盲目的背井离乡。有的繁衍生息;有的化作枯骨。

如此一想,老人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至少,他找到了可以托身的地方;没有与其他人一般,永远安葬在不起眼的路旁。

不过,现在那间房子应该已经不见了吧!

电视上说,那里现在到处都是高楼,成了一块人来人往的繁华地段。

饱受苦难的我们,就像野草一样。只需要一点点的安定,就能长出漫山遍野的奇迹。

“爷爷,为什么不直接到西安,还要留在甘肃干什么?”

这时,坐在一旁的男孩抬了抬头,望着老人的方向问道。

“当然不行,爷爷可是在这里,遇上了你的奶奶的

你不想多玩几个地方吗?我们啊,先去敦煌。看看玉门关!”

老人转过头,眼中泛着追忆的神色,对着男孩说道。

男孩想了想,笑着点了点头。

。。。。。。。

“啤酒,饮料,矿泉水;

瓜子,花生,方便面

大家让一让啊!!”

一个推着堆满各种零食饮料的车子走了过来。

车后的女人嘴里大喊着;不时,与坐在位置上冲她招手的旅客低声交易;然后,继续推着车,大喊着路过一个又一个的车厢。

“乖孙子,想不想吃些零食?”老人转头看看了推车,对着孙子问道。

男孩看了看推来的车,从包里拿出一条纸质的袋子,说道:“没啥好吃的,还好我之前去星巴克买了点吃的。”

星八克?

老人看着男孩从一条泛黄的纸质袋子里,拿出了一个装满土黄色液体的保温杯,以及两小块蛋糕。

是了,就是刚刚,这么一点又甜又苦的小东西,居然要了百八十块钱。

如果不是孙子爱吃,老爷子我怎么可能去这种坑人的店里,点东西呢!

想起刚刚,在柜台前付出的百元大钞;老人心中泛起一丝疼痛,冲着男孩摇了摇头。

想当年,我第一次坐上火车,好像也是向西去的时候。

当时大概是闹着文革。我们一帮人,坐着客车一路到了首都。然后,又坐着首都回去的火车,回到了西安。最后,在金秋时节的大明宫外,吸够酸辣的凉皮,才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记忆里那时候的火车还是绿皮的;挤满人的车厢内,充斥着刺鼻的臭味;满地的果皮纸屑,还有耳边从不停歇的孩童的哭闹,配着窗外千篇一律的风景。

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画面,画中的人们真真切切的经历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记忆里,那时候一张一分钱的黄色大卡车,可以在冒着浓烟的绿皮火车上,吃到一根白糖冰棍。

天气炎热,人又都挤在一起。如果不是靠窗的位置,跟在烤箱一样。来上这样一根白糖冰棍,那可是无与伦比的享受啊。

只是,当时的人也穷。即使是热的嘴唇干裂,也舍不得吃上那么一根。

在看看现在,什么星八克,星九克的。简直就是抢钱,偏偏现在的小孩子,还都那么爱吃。

唉,不想了。想多了肝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