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你与刚来长安的时候,变化真是太大了!”魏闲云不由感慨道。
“我若还是刚来长安的张宝儿,估计已经死了好几回了!”张宝儿笑着打趣道。
“咦?”张宝儿瞥见前面有一个人,正静静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张宝儿看了一眼魏闲云:“这不是李宜德吗?走,去看看!”
“老李!”到了近前,张宝儿轻声喊道。
李宜德的年纪其实并不大,还不到三十岁。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张宝儿便称他为老李。
“主人!”李宜德太入神了,听到喊声这才回过神来,发现张宝儿竟然站在自己的身后。
“老李,你有什么心事吧?”张宝儿试探着问道。
“没有!”李宜德摇摇头道。
张宝儿以为李宜德有什么顾虑,笑着宽慰道:“说吧!有什么难事,我来帮你解决!”
“主人!真的没有!”李宜德的话语很真挚:“算上您,我已经换过十一个主人了!您是最好的一位了!我在这里很满意,没有什么心事!”
“那你刚才在做什么?不是在想心事吗?”张宝儿觉得很奇怪。
李宜德这才明白张宝儿之前为什么会那么问他了,他赶忙解释道:“主人,您误会了!我刚才是在练习射箭!”
“练习射箭?”张宝儿更加奇怪了:“可你的手中并没有弓箭,你是如何练习的?”
“此话说起来就长了!”李宜德苦笑道。
“能告诉我吗?”张宝儿很感兴趣。
“只要主人愿意听,当然可以!”李宜德倒也爽快。
……
原来,李宜德的阿爹阿娘均是贱籍奴婢,李宜德自小便是家生奴。他最早的主人曾是大唐的一员武将,常年驻守塞外,后来年纪大了才赋闲在家。因为主人是武将世家,在李宜德十岁的时候,他被主人命令每日陪主人的小公子练习射箭。主人告诉李宜德,如果不能陪小公子练出高超的箭法,他的全家将会被卖掉。
对小孩子来说,射箭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可李宜德却丝毫不敢偷懒,如果他们全家被卖掉,就意味着从此后要骨肉分离了。
就在李宜德陪小公子练习箭法的第三年,他的阿娘还是被主人无情地卖掉了。不久,又传来噩耗,他的阿娘不堪忍受新主人的凌辱,投井自尽了。
这一年,李宜德才十二岁。
这时候的李宜德心中内疚之极,他认为阿娘的不幸,都是因为自己练习射箭不够刻苦而造成的。
自此以后,李宜德开始玩命地练习射箭,哪怕小郎君在一旁歇息,他也不放过每一点时间。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李宜德的箭术越来越高,虽说不能百发百中,但也能十射九中。这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就连主人也对他刮目相看。
教小公子射箭的是主人的部下,名叫鄂克。
鄂克是突厥人,箭术非常之高。主人曾经在一次对突厥部落的袭击中,俘虏了包括鄂克在内的部落全体部众,他见鄂克箭法出众,便留在了身边。后来,主人赋闲,鄂克便跟着主人做了家奴。
鄂克对小公子也算尽责,但对李宜德却更加欣赏,在他看来,李宜德有做神箭手的天赋。
有一天,鄂克把李宜德叫到一旁,悄悄对他说:“你这样练不行,练得再苦也难有大的成就!”
李宜德赶忙向鄂克求教,鄂克告诉他了一些深奥的练箭偈语。
当时,李宜德年纪还小,一时也听不大明白,但他琮是将鄂克讲的这些熟记在心中。
自此以后,李宜德如痴如醉,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练习射箭上。
在他十六岁那年,李宜德再次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父亲,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又主人被无情地卖掉了。
李宜德很想念自己的父亲,父亲也偶尔会偷偷回来看望李宜德。
可是有一次,李宜德的父亲来看他,离开不久便死了,据说是被主家发现他私自逃逸,给杖毙了。
自此以后,李宜德便成了孤儿,他很少再练习射箭了,甚至连一句话也不说,整个人都变得浑浑噩噩,常常独自一呆便是大半天。
可有一点却让人无法理解,李宜德的箭术不但没有退步,反倒比以前刻苦练习时提高得更快了。主人家常有以前的部下前来拜访,他们很多都是是军中有名的神射手,可却比不过李宜德的箭法,这让主人觉得很是骄傲。
后来,鄂克又悄悄来找李宜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看来你已经参透我告诉你的那些话了!”
“师父,其实我只明白了一小部份,别的还是不大明白。”李宜德实话实说。
鄂克感慨道:“我没有看错你,有的人甚至穷尽一生也想不明白,你已经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