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上悬挂着的一轮红日,春风拂面,浑身暖洋洋地。
故宅重回,孔晟的心情微微有些感慨。虽然从本心来说,他对这里并没有太深的归属感,但毕竟这是他这一世的祖宅,而江宁也算是家乡故里啊。
这一次就藩江宁,可以说是孔晟以退为进的一种政治策略。一则是他的功绩越来越高,已经有功高震主的迹象,若是继续留在京城,不要说群臣嫉妒,就是皇帝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些猜忌。二则是在京为官,无论官职多高都是皇帝掌握的一枚棋子,作为皇帝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这其实不利于孔晟的长远发展。
其次,选择返回江南,实际上也是皇帝的暗示。
中原叛乱,江南偏安,繁盛如常。皇帝对江南诸地其实有几分难以掌控的担心,一旦解决了回纥的边患,史思明那边不再构成致命的威胁,皇帝就开始考虑经略江南粮仓。而孔晟无疑是最合适也是最得力的人选。
赋予孔晟接掌江南山南两道的军政大权,说白了就是皇帝信不过杨奇和薛隆两人,意欲让孔晟对这两人形成有效制衡。在皇帝看来,以孔晟的手腕,用不了多久,江南山南两道就会变成朝廷政令畅通无阻的地区。
皇帝或者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只是暂时无人知晓罢了。
所以孔晟与皇帝,可谓是一拍即合。
至于杨家那点破事,孔晟还真没太放在心上。杨家夫妻的秉性他心知肚明,若是他如今为一介平民,他与杨雪若肯定是劳燕分飞,不得善果。可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假设,他自然不会为一个不存在的假设命题自我烦恼。
实际上,杨家所为这也是很多权贵的门派作风,不止杨家如此。世态如此,孔晟也不会过于纠缠。况且还有杨雪若在,杨奇夫妻再不堪,都是杨雪若的生身父母,孔晟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但对于薛隆,孔晟心底要说没有一点怒意也是假话。明知杨家女有未婚夫婿,还要登门求婚,尤其是还当着孔晟的面求婚,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羞辱。
乌显匆匆来报:“郡王,杨府大管家杨宽求见!”
孔晟缓缓转过身来,淡淡道:“他来干什么?”
乌显嘿嘿一笑:“自然是杨家派他来赔罪的,他说杨使君说了,我们郡王府开府一应用度皆由江南处置使衙门划拨,而杨家送来侍女仆从供郡王府使用,同时还拿出钱一万贯来作为郡王府开府之贺礼。”
“给我送礼来了吗?”孔晟笑了笑,嘴角噙着一丝冷漠的笑容。一见他这种笑容乌显就心里一寒,暗暗为杨奇祈福了。他在孔晟身边多年,太了解孔晟的作风性情,知道这一次孔晟是真的动了怒,不会轻易让步。
说起来,乌显心里也是极为愤怒。
孔晟是什么身份?堂堂郡王之尊,可杨家竟敢当众羞辱于他,要将杨雪若另许他人。不要说孔晟了,就是普通男子,对此也难以承受啊。
实际上,乌显还真是会错了意。孔晟的确是动了真怒,但却不会打击报复杨家。但孔晟显然不会什么都不做,该做的依旧会做,而不该做的或许也会紧锣密鼓地抓起来。
说起来,这才是杨奇潜意识里最担心的。
所谓一天不容二日,世上不存二主。这江南一地,本就只有一个土皇帝杨奇,如今生生被驾临了一个江宁郡王孔晟,要说杨奇不担心手里的大权被夺,绝对是假的。
可杨奇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即便杨家与孔晟之间一团和气,即便杨奇对孔晟“相敬如宾”,也无法消解杨家与孔晟必然要面临的权力之争。
如果认为孔晟会因为与杨雪若成婚、变成杨家的女婿,就会甘心成为杨家掌控的傀儡,被杨家架空,只能说杨奇根本不了解孔晟。
孔晟要想在江南做点事情,没有权力不现实。以孔晟的个性,在江南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散王爷,那还不如挂冠归隐。他主动退居江南,所图深远,只是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所以,在孔晟被册封江宁郡王的第一天开始,无论有没有薛隆父子登门求婚而杨奇夫妻逼迫女儿改配他人这档子事,孔晟都会继续往前走下去。只不过,采取的方式方法或许要曲折柔和一些。
矛盾注定不可调和,方法必然殊途同归。
孔晟往前走了两步,却又止住。他缓缓抬头望向湛蓝的天际,这江南的天空如此晴朗,没有一丝阴霾。只是他的心底却并不风平浪静,他沉默半响,望向了乌显,目光深沉。
乌显被孔晟看得有些心头发毛,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
“呵呵……”孔晟突然轻笑了起来,而笑声又是那么的轻描淡写,他并不知,乌显已经渗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