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1 / 6)

DNF之拳力巅峰 笨太子 10994 字 2017-05-26

淮扬菜十分讲究原汁原味,同样是乌鸡汤,先用一只乌鸡炖出汤,保留原汁,然后就着汤下另一只鸡精炖。鸡肉的香味被完美保留,鸡汤也是香气四溢。这样做出来的汤营养本就丰富,吃撑了的一家三口昏昏沉沉,晚膳后将将消食便迫不及待地躺下。

或许看阿玲一点点慢慢变化,蒋先决定尝试着相信方氏。掐去重生之事,他将今日箫矸芝与沈德强在桑林中所图之事告知。刚说完后睡意上来,他很快睡去,只是里手乍闻此事的方氏却是盯着帐顶,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日起来,天果然更冷了些。阿玲起得早,到正院请安时,青霜已经将锦鼠皮子的薄大氅拿出来给她披上。

“上巳节后这两日,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奴婢看着竟像是倒春寒。春捂秋冻,姑娘可千万得穿得暖和些。”

记忆中事被证实,由着青霜将衣裳打理好,简单地梳个发髻后,阿玲快步向正院走去。

刚到正院门口,便见胡贵急匆匆自外院走进来。

“贵叔,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匆忙停下脚步,胡贵脸上难掩气愤,“沈家人又来了,这次是负荆请罪。”

他家蒋家这样积德行善的人家,怎么偏偏摊上这么门糟心亲戚。前两天杨氏母女来闹,这会大清早的又弄这么一出。光膀子背着荆条棍穿过大半青城,引得人指指点点,好多人都围在府门前看。把事闹这么大,是想彻底让蒋家沦为青城百姓的笑柄?

胡贵是当真误会了,虽然杨氏奸滑,可沈不真却是难得有原则的老实人。之所以把阵仗弄这么大,就是因为他对蒋家抱有悔意。

人都已经登门了,总不能避而不见。听到胡贵来报,换身衣裳披好大氅,蒋先带着阿玲往府门外走去,这次连方氏也跟了出来。

宽大巍峨的蒋府宅门前,沈不真只着薄薄一层中衣,背着荆条跪在最前面。在他后面依次跪杨氏、沈德强和宋钦蓉,其中沈德强背上也同样绑着荆条。刚才一家四口招摇过市,引来围观者无数,这会蒋家门前空地上围着的百姓虽不如杨氏母女闹事时那日多,但仔细数数也少不了多少。与前几日不同的是,这次大部分人鄙夷的目光都投向沈家四人。

父女俩出来时,就见到与几日前几乎相近的一幕。蒋先尚且能沉得住气,阿玲难掩惊讶,“怎么又是这样?”

“又是?”跨出门槛的方氏疑惑,随即想明白过来。

可想明白后她才更是难受,听着四周沸沸扬扬的奚落之言,她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当日阿玲面对的是怎样的难堪。她的女儿才十三岁,前面未经历过任何压力,第一次就面对如此大的风浪。而那时她这个当娘的,竟然因为对娘家侄子的信任,而选择去怀疑她,甚至在出事后直接晕倒,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未能给予她任何支持。

她都做了什么!

以帕掩面,方氏眼中懊悔几乎要化为实质。再也忍不住,挣脱后面搀扶的丫鬟,她颤抖着走下台阶,伸出食指指着面前亲兄弟脑门。

“你还有脸来这。”

“姐姐。”

“我嫁进来这些年,蒋家给了沈家多少好处?你管着蒋家乡下的千亩桑林,杨氏安心在家做起了贵太太。你们的一双儿女,钦文和阿蓉读书,我给他最好的笔墨纸砚。这几次科举,老爷亲自安排蒋家新造的楼船送他去州城。”

“姐……”沈不真声音更低了。

“这些还只是你们知道的,在你们不知道的地方,老爷舍下脸面,亲自应酬负责监考的衙役和考官,拜托他们一视同仁,不要因为钦文出身普通农户就对他有所轻视。前面那么多年考秀才,一直是官宦子弟夺得魁首,这次为什么偏偏是钦文得?你们所有人都以为他才学好、他是文曲星下凡,可你们不知道,这背后都是我家老爷的银子和面子给摞起来的!“

还有这等事?

围观百姓哗然。沈德强为何出名?不就是因为他从官宦子弟垄断的科举中杀出重围,以贫寒学子身份夺得魁首!可现如今真相大白,原来这背后是胡老爷暗中运作。

“能结蒋家这门亲戚,可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就这样有人还忙不迭撇清关系,敲锣打鼓还人家珠宝首饰。我就奇怪,那些东西本就是蒋家姑娘所赠,他们不过是还回去,有什么值得炫耀?”

“这我知道,杨氏不止一次说过,沈德强是文曲星下凡,将来要做大官的。民不与官斗,蒋家一介商户,巴结着他们沈家不是应该?”

“什么文曲星,那金光灿灿的名声,可都是胡老爷金子堆出来的。”

刚才那番话若是从蒋先嘴里说出来,说不定还会有人怀疑,偏偏话是从方氏嘴里说出来的。这年头出嫁的姑娘硬不硬气,很大程度上看娘家,所以一般做了媳妇的姑娘大都会注意与娘家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人会轻易往娘家身上泼脏水。这番话从方氏嘴里说出来,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