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刀鱼(1 / 4)

毁灭信徒 黄白蓝黑 5907 字 2017-05-26

现代科学发达而严谨,至少在生物学这方面已经对大千世界的动植物进行了翔实的登记和分类。普济人脉很广,游艇上的设备也非常先进。于是普济把那条鱼全息扫描,拍下数百张照片,并鱼的重量,体长,厚薄等数据一起传给了一位淡水鱼类研究专家。收到信息后没多久,这位专家就兴奋地普济打了个电话:“大师,这鱼您在哪儿抓到的?”

普济显然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寻宝的事情,于是说道:“在哪儿抓到的,这个事情现在不方便说。你可以告诉我这鱼究竟是什么品种吗?是不是金刀鱼?”

“还什么品种呢大师?这是一个全新的鱼种!我们真是太幸运了,竟然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淡水鱼物种!至于是不是金刀鱼什么的,这鱼是您新发现的,您是有命名它的权利。您愿意叫他金刀鱼或者什么别的鱼,当然可以。”电话那边说。

“全新的物种?”普济大师有些迷茫,“其实我就是想问问这是不是金刀鱼?”

“从科学界权威的分类角度来说,并没有金刀鱼这个物种。刀鱼这个品种倒是有。但这条不是刀鱼。金刀鱼这个称呼可能是某个地方对这种鱼的俗称吧。”专家说,“我们第一次发现这鱼,不代表当地渔民从来没见过。”

“好吧。那谢谢你了。”

普济挂了电话,吩咐刘猛和张顺带着鱼到河阳市的水产市场打听一下这鱼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或许正如那位专家所说,金刀鱼只是本地渔民对某种鱼的俗称。

鱼市场在河阳市南郊的河滩上。很早的时候,每逢有一艘渔船靠岸,船老大立即敲响铜锣通知鱼贩子们过来收鱼,因此得名“铜锣滩水产市场”。刘猛张顺两人拎着那条死鱼来到了市场,只听到鼎沸的人声,空气中弥漫着鱼腥气。

“该问谁呢?这么多人。”刘猛说。

“随便找个卖鱼的问问吧。”张顺回答道。

两人走到一个鱼摊位上,老板是个有些发胖的中年男人,正在把大块的白色冰块往鱼堆里放。夏天,水产容易腐败,要用冰块降温保鲜。

“老板,您看看这条鱼属于什么品种?您认识吗?”张顺把鱼递到老板的眼前。

“这是刀鱼啊。”老板眼睛一瞄,立即给出答案,同时惋惜地摇摇头,“可惜,已经死了。这条鱼要是不死,至少能卖一万块!是你们自己抓到的?”

之前从普济和鱼类研究专家的交流中,两人已经确知这条鱼并不是刀鱼。现在听老板如此说,张顺急了:“老板你看清楚!这个怎么能是刀鱼呢?认错了吧?”

老板不以为然地笑了:“怎么可能认错。我都在这里卖了二十年鱼了。鱼的品种都不认识,我还做什么生意?特别是刀鱼这种价钱很贵的,必然要认识。捕到刀鱼都会拣出来另卖,不然混在别的鱼里面贱价卖了就太可惜了。”

“这鱼应该真的是刀鱼。这老板卖了这么多年鱼,肯定认识鱼,再说人家也没必要骗我们。”离开了渔滩,张顺对刘猛说道。

他的话很有道理。

“这鱼肯定不是刀鱼。那位鱼类专家说的很明确。你觉得那位专家会不认识鱼?或者他会骗普济大师?”刘猛道。

他的话无疑也非常有道理。

张顺想了想,觉得问题可能出在这里:“那位专家的话应该更可信,毕竟科技研究人员做事更细致更严谨。鱼老板没必要那么严谨,没必要对这鱼进行全面细致的鉴定,大概看一下就根据经验给出答案了。”

刘猛心里一动:“那位老板把这鱼斩钉截铁地认为是刀鱼。会不会因为这鱼跟刀鱼的差别非常细微以至于他弄混了?刀鱼和金刀鱼也就一字之差,那这鱼会不会真的就是金刀鱼?”

两人又重新换了一家渔滩老板把鱼递上去询问。这次的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人,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

“老板请帮我看看这鱼是什么品种?是不是......金刀鱼?”张顺问道。

“什么金刀鱼?那就是传说中的东西。我活这么大也没见过什么金刀鱼。可能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吧?或者曾经有过,但后来绝种了。”老头也是眼睛大略扫描了一下那鱼,给出的答案跟之前的鱼老板并无二致,“这就是刀鱼。”

“这肯定不是刀鱼。老先生,您再仔细看看。”刘猛觉得那位鱼类专家的意见不可能错。发现一个新物种可是严肃的事情,如果这鱼是刀鱼,被当成新物种报上去了,那这专家就糗大了。

谁想老头不耐烦了,用手往里一指:“那里边,有家专门卖刀鱼的。人家专卖一种,更专业。你让他们去给你看看吧。他们要说不是刀鱼,那就真的不是了。我年岁大了,眼睛有些不好使,再看只怕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那谢谢老先生了。”两人辞别老头顺着他指的方向往鱼市里面走。

可是两人走到了市场尽头,也没发现卖刀鱼的。

“哪有卖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