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难用来指导一切!这就是他们的悲剧!其实张天师一直告诫世人的,他是凡人,他是文盲,这《道经》在他死后多年才整理。这些细节我们都知道,可是这背后的一片苦心,却没有人意识到!不然,何至于此!”银之右叹息道。
“所以,主人。你应该夺回天尊的大位。不要辜负了张天师的苦心!有了天师的这本遗书,道教必然会重新发扬光大,在您的手里!”项龙胜说道。
银之右接着又翻了一页。
仍然是张天师的字迹,上面写道:“随着我对世界的了解加深,我对神的启示之理解也更加深刻。我将把圣教创立过程中关键步骤的伟绩记载下来,包括神带我参观天堂的情形。”
接下来张天师写的却不是他游天堂的经历,而是郭儿傍节的创立过程。
郭儿傍节是道教的一个重要节日。为了纪念诚心崇道而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易不信。
易不信,从这个名字能看出来这人不信神的。后来他的家乡遭到灾害,他事先听到了神的启示做了预防从而免除了灾难对他的影响,然后他认识到神的伟大,开始皈依并崇奉神。
神发现他的信仰日渐虔诚,决定考验他一次。就托梦给他,说要让他对神展开祭祀,要用他最宝贵的女儿作为牺牲。他虽然悲痛,但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把这事告诉了女儿,没想到的是,他的女儿也满口答应,并没表现出对死亡的犹豫和害怕。女儿说:“能牺牲此身献祭给神,是最荣耀的事情。”
按照神的旨意,女儿躺在祭坛上,易不信需要拿着长矛对着她的心窝刺下。易不信犹豫了五次,终于第六次的时候在女儿的鼓励下一狠心将长矛全力刺了下去。
就在易不信心痛之际,他的女儿却并没有死,而是站在边上叫他。在那最后一刻,神安排天使把他的女儿换掉了。易不信刺死的,其实是一头大肥猪。这是神赐给他的。
从此以后,易不信更加崇神。
关于这个节日的创立,张天师写道:“我们知道,需要创立一些重大的节日,有助于用节日的氛围感染大家对神的崇拜。这节日必须体现凡人对神的信仰,且为了信仰愿意做出割舍心头肉般的牺牲。然后,神显示出仁慈,并赐福给信仰神的人。为了神的荣耀,我们就算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创造出这么一个节日。神赐给我们一座图书馆,让我们在里面寻找素材。终于,我们发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叫做《郭巨埋儿》”。
故事记载如下: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埋儿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张天师继续写道:“我们对这个故事非常满意。有为了信仰做出的割舍心头肉般的牺牲,最后却赢得了神的仁慈,得到了神的赐福。我们就以此为蓝本,创作出了郭儿傍节。至于这节日的名称,就是为了纪念郭巨最后有儿傍身而选定的。”
“这就是郭儿傍节的来历?”银之右觉得这里写的内容似乎有损于神的权威。但既然张天师这么写了,那必然有他的深意在里面。后面应该有文章与这一页的内容有呼应,不能仅仅凭借这一页的内容断章取义。毕竟张天师是神选择的人,神是不会选错人的。
他们正待往下看,整个地下剧烈地摇晃起来。
紫鹃叫道:“我们快走!只怕这山要塌了!”
银之右赶紧把《天师遗书》重新装进木匣,带着几名道士往出口奔去。紫鹃和张顺也紧紧跟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