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野火烧不尽(1 / 3)

空荡荡的大安宫内。李渊歪靠在椅子上,似睡非睡.

一群护军忽然赶来,大殿内外,四下站定。随后,李世民跟着出现在大殿上。魏征、韦挺、王珪、冯立、谢叔方、薜万彻随后。李世民上前叩首:“父皇,儿臣叩问圣安!”

无精打采的李渊爱理不理的样子,半睁一双老眼:“啊!……好!”

李世民好半晌才吐出心中沉闷许久的话来:“儿臣近来,经常梦到大哥、四弟。儿臣想为他们恢复封号,重新祭祀他们。”

“啊!……好!”李渊苦涩地回答,老花眼里全是晶莹的泪光。

李世民悔意地跪在地上,道:“儿臣准备下诏,追封故太子李建成为息王,谥为隐;齐王元吉为海陵王,谥曰刺。按礼改葬。”

“啊!……好!”李渊麻木地回答。他用苍老的大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酸泪。

李世民继续道:“具体改葬日期,由礼部司仪确定之后,儿臣即来告诉父皇。”

“啊!……好!”李渊怔怔地看着殿外苍茫的天空,老泪已纵横在脸上。

李世民把朝臣的建议也说了出来:“儿臣还想从法门寺请高僧,去西天取得真经,为故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超度亡灵。”

李渊面无任何表情:“啊!……好!”

李世民看看李渊,再回头看看魏征、韦挺、王珪、冯立、谢叔方、薜万彻等人。李世民脸色难看,起身告辞:“父皇在上,儿臣告辞了。”

李渊无精打采地:“啊!……好!”

神色暗然的李世民退下。魏征、韦挺、王珪、冯立、谢叔方、薜万彻随后退下。魏征转身之际,看到老态龙钟的李渊擦拭眼角的泪水。魏征内心一阵发酸……

几天的绵绵细雨,阴霾的天气突然放睛。雨后天睛的长安东郊,空气清新,阳光特别的明媚。

一场盛大的葬礼在这里举行。李建成、李元吉的红木棺显得异常庄重。太子府、齐王府众妃娥及众王子的棺木,一字排开。鼓乐齐鸣,号角连天,场面非常隆重。满朝文武大臣齐集,汉王、楚王、陈王等李氏宗亲全部到齐。李渊扶棺痛哭,老泪纵横。李世民哭泣得几次昏倒,近伺扶起,递上汤水。李世民摇手哽咽不止,依旧泪水涟涟……

在李建成的棺前,李世民轻声细语,仿佛在与大郎谈心似地忏悔:“大哥啊!……您从小就是呵护二弟长大的呀!是您手把手地教我啊!……我也是迫不得已与您相争啊!大哥……我错了!……您不要天天再来梦中惊吓我了,好不好?我知道你们冤魂不散,我今天就重新祭祀你们。我派唐僧西天取经,好好地超度你们的亡灵,好不好?……其实,血洗二宫,是长孙无忌他们呀;争夺帝位是我的那帮希图名垂千古的属于们逼得我毫无退路啊!……你们的冤魂也不要总是来缠着我啊!……您要原谅我啊!我一定代您治理好国家,代您完成您治国安民的政策。”

李世民依次来到李元吉的棺前哭泣:“四弟啊……你一路走好!有大哥陪你,你也不孤寂。你放心地去吧,你的王妃我替你宠着爱着疼着……你也知足了!”

齐王妃杨氏连哭带喊,已声音嘶哑。左右的伺女扶着杨妃……泪水沾湿了杨妃的衣发,显得凌乱。尹妃、张妃伴在李渊身边,也是哭泣成了泪水人。风吹过来,一丝丝的凉意……裴寂、封德彝、任瑰、魏征、韦挺、王珪、冯立、谢叔方、薜万彻、李思行、李志安、韦庆素等人哭声凄凉。

李建成、李元吉的棺木抬起,钟鼓齐鸣——

魏征、韦挺、王珪、冯立、谢叔方、薜万彻、李思行、李志安、韦庆素等人哭声更加凄切。

李渊早已昏厥,被人送回宫里。李世民也哭昏倒在地……李建成、李元吉的棺木抬向墓地。魏征、韦挺、王珪、冯立、谢叔方、薜万彻、李思行、李志安、韦庆素等人一路送行。魏征深情地说:“太子殿下安息吧!……臣作不了忠臣,可一定要作良臣。我一定要帮您看管住秦王,让作一个好皇帝,替您把治国安民的政策落实好!太子您一路好走吧!”

魏征泪水沾湿了衣襟……与韦挺等人一直送到墓地。一路上,魏征在内心里不住地祈求:“苍天有眼啊!让贤明仁慈的太子建成香火不绝!后继有人啊!……”

魏征心里有数。——那是武德九年六月三日玄武门事发的当天……长安南城。魏征匆匆进入赵家医馆。赵老医生正在收治病人。他抬头一看是魏征来了,便道:“怎么?又来喝酒啊?我今日特忙,没空招呼你,你自个搞酒喝吧。”

魏征神色慌乱地问:“秀梅呢?我找她有要紧事。”

魏征慌忙上楼。楼上的赵秀梅正与一个五岁的男孩子在欢快的笑声中玩迷藏。秀梅见了魏征,连忙停了下来,对身边的小男孩吩咐道:“建建,你自个看看书啊,妈妈要与魏伯伯说话儿。”

那个男孩子懂事地进房了。魏征慌乱地看看周边环境:“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