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山。罗成、冯立、张纶、田为龙等人还参加突厥侵唐大军,多次打入长安,想利用突厥兵强马壮一举擒拿李世民!但是,造化捉弄人啊!几次三番,功亏一篑啊!难道这造化就是天意?这一次次的凑巧就是天意?!——罗成悲愤难言!
李世民劳师远袭。他令李靖、徐世勣几度率领大唐远征军攻击突厥。大唐金戈铁马,终于吞并了突厥千里肥沃草地,再一次踏碎了太子妃和李建成后裔们复仇的梦想!
晚霞在一分分地消失。山径小道上二个垂垂老人疾行于暗淡的林间。徐世勣扛着钓鱼杆,罗成背了渔篓。几条大鱼时不时地在渔篓子跳动。罗成笑着说:“鱼儿啊别跳了,跳去跳来也不能改变作我们下酒菜的命运啦。”
徐世勣感喟地道:“别说鱼的命运不可改变。就算是人又怎么样呢?人的命运也是不可改变的啊!想当年我那老友李淳风,上观天文,下识地理,预知世事。忌料,对李世民说了实话,女人登基主大唐。结果呢,还不是死在了李世民的手里?唉——人生啊!真是难料啊!”
罗成一边走路,一边与徐老道扯着话儿。他道:“嘿——你可别不信这个命运咧,那还真有点神乎,时下,武则天不就是真的主政了大唐江山了么?”
山风不停地吹动着树林枝叶,在“哗哗——”的林涛声中,徐世勣、罗成这二位年过花甲的老头回到了道观。道观座南朝北,山似虎形,兴建在山巅前面微凹处,依山营建,土石木结构,上覆铁瓦,古朴坚牢。建筑典雅,环境幽静,景色绝佳。晴天朗日,诸峰奔来眼底,实为壮观。徐世勣吩咐道人后院烧饭作菜,罗成站在观前极目远望,远山含黛,近水传情,天地一片苍茫。无边的思绪随之飞扬……
唐初李渊和李建成艰辛努力,九年多来“恢复生产,促进农耕、商市、税赋,还富于民”的努力,逐渐强盛起来的国家,渐渐被李世民穷兵黩武搞得一片破败。上台后的李世民欲以武力去开疆扩土,讨伐高丽国、突厥、吐蕃等。大量征兵,劳民伤财。李渊、李建成实施的“还富于民”的政策,“均田令”和“租庸调制”实际上已经废弃了。农民劳役极其繁重,兄去弟还。可李世民竟还说:“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逼得有些农民自断手足以避重役。可李世民比隋炀帝杨广还要冷酷,竟下令凡自残者罪之,并继续服役。日益奢纵、大兴土木,徒起边衅,灭高昌,置西州、不听魏征言,致使劳民伤财,以后更见骄纵。
时下武则天当政,以农业收成好坏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条件,凡是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便予升奖;“为政苛猛,户口流移”的,必加惩罚。她还下令编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指导各地农业生产。鼓励狭乡之民到宽乡耕垦,所开荒地可免三年租调;逃亡农民不再遣送回乡,而是就地附编;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规定百姓年满50可免除徭役,比原规定缩短10年;她还多次减免百姓赋役。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来来——清灯古刹,烹鱼煮酒。哈哈,人生如此足也!”徐道长笑呵呵地摆上了桌椅。罗成也不客气围坐过来。几杯浊酒烧下,心头火烫烫的。罗成抹了抹嘴上花白的胡须,问徐世勣:“有个问题我搞不懂啊!李世民东征西战,没能用武力臣服的高丽、日本、突厥、吐番等边国。却在武则天的仁德治政之下,纷纷来朝。国土远远超过了李世民以武力征伐所能达到的顶峰。中国疆土之大,扩展到了中亚。自此以后万国来朝。这是为什么呢?”
徐世勣:“这个,我这个老道士也不懂啊,大概所谓不战而能屈人之兵吧!则天皇后仁德治政,促进农耕、商市,爱民则富民,民富则国强。凡不把民众当人看的,虐民困民****穷苦,国亦不强……”
“嘿!不知后人,如何评说李世民啊?”罗成喝了一口酒,喟然道。
徐世勣摇摇手,笑道:“哎呀!这个嘛,他有高招啦!李世民三次令史官篡改的史书,把开唐建国到后来的一切功劳归功于自己,把一切罪过推给别人,极尽歪曲、污蔑李建成、李元吉和大批功臣……只想那千百世的后人只能根据史书来看李世民,为他歌功颂德了。”
罗成放下酒杯,冷笑:“欺骗后人啊!?!呵呵呵……修改史书那玩意儿有什么用呢?功罪自在人心。篡改史书,此等卑劣无耻之举,徒留千古笑谈。”
“笑谈?就是笑谈!……还不如我们山村野夫的一杯浊酒,呵呵呵……”徐世勣边说边举杯豪饮:“呵呵……真是笑谈啊!”
月白风清,烛光闪亮,在这莽莽苍苍浩如林海的崇山峻岭之中的长春观烟云缭绕。两位年迈的老人醉卧酒桌边,只有酒杯里的浊酒还在摇晃。寂静的夜,夜色如梦……两位老人在年轻的梦里飞翔……金戈铁马黄沙万里,如何抹杀得了那历史的血痕?青灯古卷删书修史,如何掩盖得了历史的真相?!山庙前那长风破空,吹不老苍茫的岁月吹不干斑斑竹泪;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