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诺曼军团已经极端疲惫,同时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并不适合追击,所以兰迪很无奈的命令追击部队回营。
这场战役虽然杀死的敌人接近两万,但俘虏却只有一万五六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敌人从兰迪眼皮子底下逃走。
对于这次的战俘,兰迪并没有采取屠杀或者活埋之类的方法,因为接下来瑞典即将变成兰迪的领地,而这些瑞典人很明显,也能归纳到日尔曼北方语系,维京人或者诺曼人族裔。
所以这些瑞典人对兰迪的认可度还是挺高的,兰迪觉得有必要拉拢他们,因此许诺将他们无罪释放,同时要求他们返回乡下,在和他们的亲朋乡邻,以及那些瑞典人逃兵宣告:
这片土地已经属于诺曼人,你们已经是诺曼国王、北方最强王国之主、冰雪中无可争议的最强者:兰迪-冯-霍夫曼的臣民,记得按时缴纳税收。
古斯塔夫兵败身死之后,大局已定!
整个瑞典在诺曼铁骑下战栗不已,高举插着古斯塔夫已经用石灰刷过一遍,但仍旧显得有些干瘪的头颅长枪,出现在残缺不全的斯德哥尔摩城下后,瑞典人及其明智的选择屈服。
大片瑞典领地被兰迪收入囊中,整个北欧距离统一又迈进了一步。
接下来便是整顿内务、补充军队、修整斯德哥尔摩、安定民心、以及继续出征……
至于其他两个东欧国家,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兰迪可不想轻易放过他们。
特别是诺夫哥罗德,孱弱的军事实力、广阔的领土、发达的商业、以及统一波罗的海沿岸,宣称诺曼皇帝的最后一步,兰迪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的。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兰迪通过皇家资政院推荐的名额,选择斯德哥尔摩的官员。
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后,兰迪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依靠点卷来兑换官员,而是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的皇家执政院推荐人员,免费选出能力更加优秀的城市管理人员,以此来建立地方官僚体系。
这倒是和汉朝的察举制度有一定的类似之处,不过兰迪也知道这样做并不好,官僚的选拔制度需要进一步改善,但是在此之前兰迪需要更多能够读书识字的人,也就是说自己需要提升整个帝国的人口素质,建立选拔官员的一整套制度。
这又是一项非常麻烦的工作,说起来现在连被命名为诺曼语的日耳曼通用语,但我还没有普及下去。
这些比较长远的事情暂且不提,兰迪目前最紧要的任务,还是稳定住瑞典的局势,古斯塔夫的脑袋真的很好用,如果有哪家不听话的贵族想反抗,只要亮出他的脑袋,贵族城堡里的人立马就会人心惶惶,立刻就会有叛徒出现砍掉领主的脑袋,开城投降。
因为古斯塔夫在瑞典这片领土上,是仅次于天父与圣子这样的存在,既然连他都会被杀死,那么敌人的强大可想而知,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不怕死的,特别是在必死无疑的情况下。
利用古斯塔夫的头颅,兰迪极为轻易、极为迅速的稳定了瑞典的形势,重新维修斯德哥尔摩,推行与诺曼王国其他地区完全同步的各种法令,在此之后一支人数500人的警备巡逻部队,进驻斯德哥尔摩,维持当地治安。
前后总共13天,兰迪将整个瑞典占领,并且全部控制。
按照惯例,重新划分斯堪的纳维亚行政分区,按照纬度,而不是之前瑞典和挪威之间的国际,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划分成两个行政区。
包括首都歌德堡、以及南部的奥斯陆在内的首都区,以及包括新奈梅亨、卑尔根、斯德哥尔摩、三座城市在内的中部北欧行政区,以及完全不包括一座城市的北极区,三块区域。
完成这些事情后,眼看就要到七月份,斯堪的纳维亚进入一整年中最温暖的季节,正常人就算是到纬度最高的芬兰地区,也不需要穿羽绒服,机会稍纵即逝,于是兰迪略作思考,便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打算将芬兰也纳入掌控之中。
同时对已经完成向诺曼底运输援军任务的海军下达命令,除维持必要的后勤运输舰队外,其余海军全部撤回波罗的海地区,骚扰诺夫哥罗德沿海。
因为自己已经和诺夫哥罗德以及莫斯科之间呈现出交战状态,兰迪决定对过境的两国商人征收惩罚性关税,初步预计就增加1500%,如果缴纳不出的话就用货物抵债,如果货物还抵消不了,就抓起来当做农奴或者矿工,直到商人家里拿钱来赎,或者等待两国之间停战后,给兰迪提供庞大的战争赔款、以及割让地盘才可以。
说到诺曼商人,兰迪倒是不害怕,就算暂时少了诺夫哥罗德和莫斯科两个贸易对象,欧陆上却还是有着大把的生意可以做,实际上诺曼商人最大的贸易对象并不是东欧这两个贫瘠的国家,而是南部的意大利城邦、东罗马、甚至是奥斯曼土耳其、埃及这些异教徒。
异教徒的黄金也是黄金,这是在诺曼商人的小圈子里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