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甲,叫‘主人’。”休息了两日,精神十足的傅小强与周子凡开始训练两天前转配好的智能机器人了。
强甲的嘴唇咕哝了下,没发出声音,傅小强拿起iPad操作了会,然后听到强甲发出生硬的声音:“主……人”,傅小强喜上眉梢,然后反复操作了几次,强甲也跟着反复发音说话几次,渐渐地就能流利地说出“主人”两字了。这是傅小强发明的智能机器人第一次的主动说话,是与人互动的主动说话,之前强甲的说话是按程序设置的内容发出的固定声音,意义完全不一样。
傅小强对周子凡说道:“我设计的强芯系统,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还不会使用之前我们输入的很多资料、知识;另外,身体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协调,也都有一个学习磨合过程;刚初始化好的机器人,就像刚出世的婴儿一样,什么都不会,现在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非常低,得学,需要象人一样,通过学习来一步步地练习、掌握很多技能。这就是我发明设计的机器人的精髓所在。”
“哦,我明白了,意思就是现在的强甲和强乙,就是婴儿啦,等于什么都不会啦。”周子凡说道。
强甲睁着大眼,注视着两个主人的说话。
周子凡就象教刚会说话的婴儿一样,从啊喔哦开始教读,啊喔哦教完后,又教读ABC等26个英文字母。别说,强甲的学习能力很强悍,教一遍就能自己流利的复读出来。
发音这关过了后,其他就简单了,周子凡随便拿了篇小文章教强甲跟读一遍,强甲就能掌握了学习方法,自己独立朗读了。强甲的大脑中录入了常用的汉字七千来个、常用的英文单词一万来个,现在每个字词的读音强甲已经能立刻发出。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傅小强操作着iPad,通过调整面部里的纤维调整着强甲发音的口型、语气、音调、音质等等。
到下午学习结束时,强甲已经能够回答傅小强或周子凡的问话,与人互动,而且说话时还能附带微笑、眨眼、口型变化。别说,强甲的微笑模式配合着板寸头看起来很有个性。
3天后,4月13日一早,傅小强、周子凡两人开始教强甲走路。
没想到,教走路比教讲话要难很多。一开始时,强甲连腰都直不起来,别提迈步走路了。
这两人从强甲的抬手、直腰、抬腿、再教到弯腰、迈步、拿东西,从扶着强甲做动作到能放手让他自己做动作,等等等等,这一折腾足足用了半个月。
用了半个月,强甲才勉强能够直立、颤巍巍地挪动步子了,可以听两人发布的命令,做出相应的简单动作,比如拍手、拿东西等,不过动作看起来都很幼稚,没那么成熟。
不管怎么说,强甲的动作练习,已经打开了局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训练强乙就简单了,”傅小强说,“到时候将强甲的技能文件直接复制输入到强乙的强芯里面,强乙的各种动作参数比如纤维的长短、组合角度、分布范围就会自动的参照强甲的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两人对机器人动作训练和调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强甲身上。
强甲的所有动作,都是通过“强芯”发送指令,指令通过神经纤维传送到承担动作的相应位置(关节,一个或几个关节,看动作要求的幅度和范围)后,触发肌肉纤维,做出相应的拉伸动作。
动作的幅度的大小、方向、速度等的具体情况,都会在iPad上反应出来,傅小强再通过iPad提示的位置来无线调整强甲身体内的肌肉纤维运动细节。
单根纤维的调整看起来只是缩短、拉长,几十根、几百根、几千根纤维的调整,就组合成了各种各样的动作或者说含有力量的动作了。
就这样,一点点、一步步、一天天的反复调整设置,强甲的动作越来越趋向于正确、趋向于自然、趋向于完美。
周子凡叫道:“强甲,起立,坐下,起立,向左转,向前三步走,立正,向右转,稍息。”
军训时所学的这下子全用上了,周子凡俨然象足了一个教官,在对强甲训练着,强甲也配合着做的有模有样,像极了一个稚嫩的幼儿在学步,很夸张的样子。
在边上拿着iPad调校的傅小强欣慰地看着强甲的每一个动作,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傅小强观察到,现在强甲的自我改进能力越来越强了,相同动作的每次练习都比前一次练习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而且各部位的协调平衡也跟了上来,基本不用傅小强来调整设置参数了。
傅小强说道:“凡子,很快,强甲的动作练习就不需要用iPad来设置调整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周子凡一个一个口令的发出,强甲在认真地执行着、改进着,动作也由笨拙演进到轻灵、沉稳、自然。渐渐地能够在房间里不用人盯着自由行走。强甲会做的动作,也越来越多,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也越来越大。
强甲对傅小强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