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是老生常谈,用来观察中夏王朝灭亡确乎若合符节,然而观察九州以外,三界万国,合而不能久,分而不能合的比比皆是,欧罗巴的地域与吾夏面积相当,纷纷数十国,各有其语言文字,即便都是胚胎希腊、承袭罗马,何尝有齐一的局面。
只有修罗鹰国倚恃舟舶之地,枪炮之威,远跨重洋,开疆拓土,一度建立庞大帝国,流风遗俗至今未曾衰歇。
故而中夏语言的范围是文化包容,人文化成有以致之,修罗鹰语遍于仙界器物铦利所迫使强化的,舍此之外,世间万族都安于风俗,不见得有齐一语言的需要。
人力有时或穷,这两种方式囿于历史时势都无扩充的余地。仙家遇到语种间交流的必要,就不得不诉诸灵宝。
说到神兽通灵麒麟、凤凰各有所长,但论到语言天赋就要推尊白泽了。据说白泽能通晓万国语言,不光在神兽中首屈一指,就算仙家也少有能够比拟的。
白泽之所以如此厉害,还是得益于绝高的智慧。据说他通晓万物之情,生物的表达总是不离声、情两端,声就是语言,情就是感情,人类智能水平越高,就越想节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说法,不是声情并茂而是声情相离,纵然有白泽的智慧恐怕也难以通情达意了。
相反,像一些禽鸟和呀呀学语的婴孩,没有丰富的语言能力,就多赖于情感的表达。白泽通万物之情,想必是对表情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就算对语言不能尽皆明了,也足以沟通交流了。
另外,三界尽管邦国众多,语言尤其繁复,但岿然独立,周密详察的语种却屈指可数。许多语言只是方言的差异,白泽通情而察理,必能得其要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