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有进无退(2 / 3)

月老志 风斯在下 4476 字 2016-05-26

而且玉帝对天界那些倚老卖老的真仙衔恨已久,这些仙道素来自命清高,关键时刻谁也不肯鼎力相助。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玉帝只好求助于西天佛祖。

灵山先已派遣观音菩萨来天庭探听消息,还十分讽刺的担保二郎神出战。自己的亲外甥居然要旁人来保举,玉帝真是颜面扫地了。可叹的是还不能不答应。

佛陀自然对他的金刚法相信心十足,果然连太上老君都拿孙悟空无可奈何。说的是他偷吃蟠桃、盗取仙丹,炼就金刚之躯。其实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孙悟空激于义愤大闹蟠桃会是有的,说他将王母娘娘蟠桃园的仙桃偷吃光了,完全是栽赃嫁祸,不合情理。

实质则是孙悟空修炼的金刚法相是佛家绝学,和道家法门不是一个路数。太上老君纵然不是真的炼不死他,当他识破孙悟空的底细之后必然会顾及灵山的反应。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倘若太上老君真将佛陀再传弟子在八卦炉中炼死了。消息传出,佛家大失颜面不说,佛陀折了一个心爱弟子,肯定会心怀不满。

灵山达不成传法的目的。将来就可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孙行者,麻烦无穷无尽,这显然是极力维*稳的天庭不愿看到的。

玉帝向来奉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在妖族肆虐的关头一变而成为援佛平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佛陀得到玉帝的诏旨自然是心花怒放,当即率领阿难、伽叶。亲自赶赴天宫戡乱。一来是对玉帝的安危表现出足够的重视,二来他深知孙悟空的本事,除了他和须菩提,在金刚法相上的造诣灵山恐怕找不出第三个人能够降伏他。

须菩提当然不可能出面,三界道流同出于道祖,战阵交锋的时候不但自家通常找同门助阵,克敌制胜尤其要弄明白对方的师承。

封神和西行两大战役的执行者姜子牙和孙悟空都是深明个中三昧,以天庭统御三界的威严竟然不能把菩提祖师搬出来降伏孙悟空,非是他们计不及此,而是这个须菩提是天庭网罗不到的人物。

佛陀虽然不会把孙行者怎么样。让他吃点苦头却是免不了的。

至于孙行者被压到五行山下的时间也有些传闻异辞。一说是在新莽之时,但孙行者拜访东海龙王的时候,看到张良受书的画像,龙王说孙行者受困还在这事之前,因此没有听说过这件事。那就是秦汉之际了。

总之经此一事,天庭默许了佛法东传的合法性,先有汉明帝派遣使者取回若干佛像和经卷,建造了一座白马寺。此后高僧来往络绎不绝,佛法在中土就日盛一日了。

灵山传法东土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事实上早在秦始皇扫空六合之后。佛陀就派遣十大弟子和文殊、普贤来中土传道,秦始皇比照他们的相貌铸造了十二尊金人,颇有崇奉之意。

但当时道家的神仙方术还势力甚盛,秦始皇招揽了许多术士。寻求长生仙药。佛家难以得势。须菩提等人就把佛经藏到十二金人中飘然而去。

始皇殁后,二世变本加厉,残虐百姓。陈涉首义,群雄并起。项羽攻破咸阳,一把大火烧毁阿房宫,金人流落到匈奴之中。

匈奴对金人很是看重。并用来祭天。武帝时,霍去病大破匈奴,曾取回一尊。后来肃慎族兴起,便用金作为国号。一度盛极而衰,数百年前秃发人乘着天家内乱,大举入侵。

秃发人认为金人能偃销兵戈,将其运送到泰阴城下,施展神通大法。

明钦在蜃龙幻境中听苏梨落说雷武瓮金椎能击破金人,同上小孤山取到瓮金椎,和秃发名王一场大战,椎破金人,发现了暗藏其中的贝叶经。

…………

金刚法相并非世间色相,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凡夫的皮相之见。

破除这些执念,才能使精神得到超脱。

法相就是精神力的贯注,直接作用于对手的神魂。

阴阳五行是一个推衍变化,生生不息的法则。不但太阳之火,太阴之水,少阳之木,少阴之金合乎两仪四象。五行皆有阴、阳之象,有阳火、阴火,阳水,阴*水,以此类推。

阳就是外显的五识易于感知的,阴则是无声无臭、不易触摸又切实存在的。

身外的水火看得见、摸得着,道者多注重于此。事实上阴*水、阴火则更加难以应对。

世人很少有不生病的,生病多是寒、热之症,或者伤风、气虚之类。这些症状不如洪水烈火那般惊心动魄,患害却半点不差。

而且明水、明火人人都心知其害,自会警惕防范。作用于神魂的水、火、风往往侵噬于无形,等到发觉的时候已经疾痛缠身。

中医有一种独到的疗法叫作针灸,也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加以调治的。

离相、空相之法基于个人见道的深浅,是勉强不来的。明钦在凡间生活多年,早已经受到俗世许多观念影响,在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