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老马识途(2 / 3)

月老志 风斯在下 4694 字 2016-05-26

伪的时候,出来行仁善、扬贞信。这样的人常常是凤毛麟角,甚至在日益败坏的社会中回天乏术,终归于失败。

但是这种横而不流的精神却足以照耀千古,激励后人,像孔子、诸葛公之流,后人的推崇毫不为过。

世俗常说成王败寇,以为成王作寇全凭功业成败而定,功业成功,就一切都好,哪怕坏的流脓独夫民贼也有人心生向往,故而有人为秦始皇、隋炀帝、商鞅、曹操之流粉饰,反之,事功不成,道德完人也不值一提,所以孔子和诸葛亮也有人恶意揣测,横生讥评。

事实上成王败寇虽或在政治上获得一时的成功,放眼千古,是不足为准的。圣贤终归是圣贤,后人建庙祭祀、凭吊追悼,流芳千古,何曾有人给秦始皇、隋炀帝之流立庙追悼。

当然权奸横行一时,难免有一些龌龊小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像大太监魏忠贤都能在全国建立生祠。一个时代荒唐事越多,是非淆乱,适足证明时人的无耻低能罢了。

一旦时过境迁,圣贤终归是圣贤。禽*兽到底是禽*兽,以史为镜,照见的是时代的邪正,倒行逆施无非是自取灭亡而已。

自然龌龊小人是看不了那么长远的,他们贪图的只是一时的肉体享受。而这等人往往与草木同朽,计较不了那么长远。

但肉体的享受总是有限的,广厦万间,卧眠七尺,美色厚味,终究是过眼烟云。

太史公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身遭奇耻大辱,之所以隐忍不死,亦以一身荣辱事小。声名无传为羞耻之事。

是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不知向道,真是虚生空死,白活一场。

…………

明钦是从下界来的,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虽然未能对圣贤戒律严格信守,但对一般龌龊小人惟利是图,恬不知耻的风气也不以为然。

“莲香。你先让开。我和你家老前辈还没有打过瘾呢?”

明钦不清楚朝云仙子的心性,担心她真向莲香下毒手,“这里地方狭小,施展不开。有胆咱们去外面打过。”

朝云仙子哑然失笑,点头道:“好啊,我看你有多大能耐。”

外间海阔天高,朝云仙子可以任意施展她的‘云雨千幻术’,战力增长十倍,对付明钦自然轻而易举。

明钦见识过登龙和起云的手段。知道巫仙派绝学非同小可,但要动用阳燧镜非见阳光不可,而且可以引开朝云仙子还莲香自繇。

“请。”

明钦缓缓松开斩尸剑,让到一边,提防她暴起伤人。

朝云仙子掉转剑脊在莲香后脑拍了一记,莲香哼都没哼一声,阖起眼眸娇躯软软靠在她身上。

“你做什么?”

明钦怒目而视,忍不住就要召唤灵宝进攻。奈何技不如人,伤不到朝云仙子也就罢了,又怕殃及莲香。

“我让她小睡一会儿,免得搅闹不休。惹得我生起气来,一剑杀了她。”

朝云仙子挟着莲香放到损毁的石桌旁边,瞄了明钦一眼,挽了个剑花傲然道:“你若胜得过我,我就让你带走她。否则的话,就乖乖在我手下当个小卒,我便留你一条小命。”

朝云仙子不是个残忍好杀的人,对于莲香和明钦只想收为己用,若真得大开杀戒,反而容易得手。

明钦冷然一笑,他心中另有计较,懒得多费唇舌。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石室,循着石壁间的狭道向石峰外行去。

走到尽处,忽然响起一声剧震,尘土飞扬,石峰摇震,山壁上的土石簌簌掉落,石门上陡然破开一个大洞,清明的光线照射进来。

明钦带着莲香遁回石峰的时候还是斜月微明,夜色昏黑。先帮莲香压制尸毒,又和朝云仙子一番争持,天色不知不觉已然大亮。

一个长大的身影跳了进来,得意笑道:“怎么样,还是我这一身力气厉害吧。”

“马原?”

明钦仰面一看,识得是三大神统中的马原,他有铜皮铁骨比起尸妖也不遑多让,想不到一夜过去还徘徊未去,并且找到了石峰暗门,力破而入。

“找死——”

耳听得一声吟鸣,朝云仙子长剑出鞘,铮铮声中,风气激荡,有如抚奏鸣琴,锋芒所及,疾劈而下。

马原料不到朝云仙子藏在门后,他撞破石门欢喜不已,两眼还没适时石洞的昏暗,这一剑驱遣风雷,宛若巨蟒翻身,声势惊人。

马原闷哼一声,连忙双手握拳,罡气布体,轰然一声击到两边的石壁上。

“老马,你发什么疯,我只当你是老马识途,可没让你尥蹶子。”

杨犄不明就里,只顾放声调笑。暗门为了防止尸妖进入开凿的甚是狭小,好像狗窦一般,马原仗着横练功夫破开石门,本该让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