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抬眼瞄了象主一眼,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小人见过大王。”
“免礼。”
象主打量了阴破军一眼,不由微微点头,“令郎果然是少年才俊,气宇不凡。他学过武艺?“
墨玉夫人应声道:“小儿从小喜欢舞枪弄棒,我拗他不过,便给他寻了几位枪棒师傅,学了些粗浅的把式。”
“既然是学过武艺的,想必有些能耐。”象主笑容满面地道:“阿军,你有什么本事,可否给寡人演练一番。”
阴破军傲然道:“小人学过几年剑术,恐怕入不了大王的法眼。”
“无妨。”象主摆了摆手,望着阴秀寰笑道:“今天正愁没有乐舞助兴,你就练上一段,若是练的好时,寡人定有封赏。”
乐舞本有文、武两种,所谓笙歌靡曼,多半指的是文舞,武的多半和兵事有关,像武王伐纣,秦王破阵,都有乐舞留传。兵营之中无以取乐,置酒高会之时,舞剑助兴就是很寻常的事了。
唐朝时教坊司精熟剑舞的就很不少,公孙大娘和她的弟子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不但草圣张旭看了她的剑舞草书长进,杜甫还在几十年后作诗追忆,可见她技艺的精湛,让人印象深刻。
乐舞和武艺中的套路非常相像,都颇为注重观赏性,但套路只是将武功招式串联到一起,演练时比较方便,这就跟揣摩名家的文章是一样的,写诗作文,通常从模仿开始,对文章大家的篇章熟读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但在实际写作的时候,还是得写自己的文章,而不可能拿名家的文章充数。
武功套路也是同样的道理,和别人对敌过招的时候,不可能照搬套路。但一招一式必须是平常演练纯熟了的,斗战的时候才能够应付裕如。
有些套路只注重美观大方,这就跟舞蹈别无二致了,演练的时候甚至要配上乐曲,其实已经脱离了武艺的范畴。只是后世只有文舞,人们习以为常,便觉得只有欢快靡丽的才能称之为舞蹈。
不知道古代本有武乐的传统,不但周武王、唐太宗的武乐都是久而失传,像项庄舞剑之类的事情在军营中都是十分常见的。
这和武术中的套路已经非常接近了,只是真正的武术要和写文章一样,既要串起来练习,又要拆开来实战,将名家的精粹彻底消化成自己的东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