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鳌府君臣谈心 陈卿奉命出征(1 / 2)

御龙弑天下 不義 2445 字 2017-07-20

福临回到乾清宫后大怒,对羽炎道:“羽炎师傅,鳌拜这瘪犊子玩意儿太嚣张了,要不是他一直握着朝廷的财政大权,朕早就杀了他了!”

现在大清国虽然马踏中原可是并没有一统天下如果现在大清再起内乱岂不要亡国?他羽炎可不希望大清早早的亡国,他还没有一展身手呢于是羽炎劝道:“皇上万不可有此想法,大清国现在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我们不能再起内乱了,臣恳请皇上再忍受一时,待大清一统天下后再收拾他鳌拜。”

听羽炎这么一说福临怒火消了一大半说道:“是啊,鳌拜是两朝老臣,又在战场上救过先皇的命,朕虽然亲政可是他鳌拜手里不仅握着兵还管着朝廷财政大权,他要是与朕不和,那朕岂不是光有将而无兵?这可不行,朕要抓兵权。”

“皇上说的是,兵权至关重要,鳌拜大人现在还算忠心,每次朝廷要出兵他都是要多少给多少。”

“是啊。”福临已经怒气全消。

“皇上,臣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羽炎看出福临已经消了怒气故意问道。

福临笑道:“羽炎师父,你我师徒之见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说吧。”

羽炎跪在福临面前道:“皇上,鳌拜之所以对皇上不满是因为皇上重用汉臣,所以臣恳请皇上以后多用蒙满大臣,以服人心。”

福临扶起羽炎道:“师父不必如此,朕重用汉臣是因为汉臣有能耐,有才,唉,无奈朕的一片苦心他们不懂啊。”

“皇上,您知道太后在群臣面前为什么那么有威望吗?”

福临道:“说来听听。”

羽炎一字一顿的道:“因为太后善用驭人之道。”

福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道:“师父,朕明白了,你先回去吧。”

驭人之道是帝王之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汉高祖刘邦极善驭人之道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忠于他的兄弟。福临坐在炕上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便睡着了,待他醒来时已是傍晚,“吴良辅,备轿朕要去鳌拜府。”

“嗻。”

鳌拜正在家里烦心今日朝堂之事只听见一声“皇上驾到——”他赶紧跪拜接驾,福临笑呵呵的走进鳌拜府,开门见山的说道:“鳌拜啊,今日朝朕要感谢你替朝廷杀了堂上班布尔善呐。”

鳌拜心想这小皇帝是来给自己找台阶下了吧?皇上啊,你只要不太过分臣不会说什么,毕竟老臣世受皇恩。想毕鳌拜叩首道:“臣世受皇恩铲除奸党是臣分内之事。”

福临笑道:“鳌大人,你是先帝爷的一等御前侍卫,又是开国元勋,按辈分你还是朕的长辈,朕知道你对朕重用汉臣有所不满,你说说吧,你的看法。”

虽然福临这番话令鳌拜感动但是他还是不敢说,因为说了无异于实在打顺治的脸,“臣,臣不敢说”

福临道:“说吧,朕又不会治你的罪。”

“那老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皇上,他们汉人惯于弄权,他们喜欢窝里斗起内讧,还有结党营私,如果现在重用他们日后他们势力壮大,还有我们这些满臣的位置吗?”

原来鳌拜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朕是一个英明的帝王,他鳌拜担心的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就是不可避免,朕会将他们平息!“鳌大人呐,杭瑞汉人有句话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任用的都是些有才的汉人,他们能帮助我们大清兴国。”

福临所说虽然有理但鳌拜还是不能信服他道:“皇上,汉人一向喜欢勾心斗角,党争就是从他们开始的,我看呐就应该把那帮汉人全灭喽。”

福临笑了笑道:“鳌拜大人,要说马背上驰骋疆场,那群汉人不如我们,但若论治国平天下我们不如他们,汉人有几千年的文明,有无数诗赋贤人,他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灭不掉他们的文化,所以我们只能学习他们的孔孟之道、诗词歌赋。”

鳌拜一想也是,这下皇上说得终于令他折服,他拜道:“皇上所言极是,倒是臣鼠目寸光了。”

“鳌拜大人不必如此,快快起来吧,改天朕在宫里请你,哦,对了,再过几年就是鳌拜大人五十大寿吧?到时候朕在乾清宫为你举行一场盛大的庆典!”

福临这样一说鳌拜感动的不得了,连忙磕头谢礼。

回到宫里福临收到了岳飞与的战报,因为战机延误他们错失了最好的进攻时机,现在扬州的大隋朝廷缓过劲儿来了,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使我军前线进攻受阻。

还有明珠送来关于外务的折子,福临看了不禁怒火中烧,个小小的台湾还想独立?他郑经是活的不耐烦了吧?还谈判?可笑!“明珠啊,给福建总督邓世昌回复,就说,如果台湾非要谈判,那就请邓世昌告诉郑经,一国之间只能招抚不能和谈,若是他们还想活命就必须弃岛登岸、剃发更衣、向朕称臣!”

“嗻”

“还有,告诉高丽李氏,若三个月内不将世子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