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寒醅(1)(1 / 2)

誓不从军 枞川绿尘 2305 字 2017-05-29

张永平道:“那好,赵老头,我师兄弟四人的后事,就拜托你了。”说完这一句,抬起手中的剑,就准备抹脖子。

千钧一发之际,周元鹏的剑连同剑鞘,脱手而出,这一下不偏不倚,正中张永平的手腕,张永平手中的剑应声落地。

周元鹏开口道:“安叔,元鹏信得过他们。你知道元鹏不喜欢死人。”

张永平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说:“好,周公子,有魄力。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张永平对天发誓,今夜离开此地,我师兄弟四人就回青城山出家为道,再不理半分红尘中事。”

赵安接口说:“赵老头也对天发誓,今夜之事,他日要是从我口中吐露出半个字,叫我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周元鹏却说:“君子千金一诺,哪里需要发什么毒誓?张掌门,后会有期。”

这时候赵永吉开口道:“周公子,我师弟怎么样了?”

周元鹏道:“对不住,手腕断了,其他的应该没什么大碍,只是以后右手估计用不得剑了。”

张永平说:“没什么,我师兄弟以后不再下山,也用不着剑了。”说着这话,竟然都弃剑于地,过去扶起武永祥,并肩子去了。

而这时候,雪竟然又开始下了起来,四周越来越暗。

前面不远处,突然亮起了一盏灯来。

黑夜中漫天的大雪飞舞,前面不远处却突然点亮了一盏灯火。赵安苦笑着说:“少爷,今夜的事,看起来怕还没有完呢。”

周元鹏笑着说:“不会吧,安叔。我都饿了,再没有力气打架了。”

赵安说:“少爷,都是我不好。我应该在身边准备一些干粮的。”

周元鹏赶紧说:“不怪你,安叔。我知道你也饿,我只是说说罢了。还是我爹说的对啊,下次再不走夜路了。谁知道这走夜道,不仅要饿肚子,还差点连命都丢了。哎,这会儿要是有一碗玉米糊糊喝,该有多好啊。”

赵安说:“少爷,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前面有灯光,或许是人家。即便没有吃的,也能避避风雪。再在这路上走下去,就算饿不死也得冻死。我们过去吧?”

周元鹏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转回身去牵马。还好刚才打架的时候,那两匹马只跑离了几十步远。赵安却趁他去牵马的时间,将青城四杰留下的宝剑收集到一起,在路旁边挖了个浅坑掩埋起来。

等他埋好剑,周元鹏牵着马也过来了。这两人牵着马,并肩朝前方灯火处走去。

走了不到一里地,周元鹏就看清灯火处是一座庙宇,坐落在离大路不远,庙门朝的却不是大路,而是自己走过来的这个方向。

庙门口有一株树,黑森森的也看不清多粗多大,只看得出比那庙宇的屋脊还要高一些。

周元鹏想,这应该就是先前赵安说的那座古庙了,不知道现在里面住的是和尚还是道士。

过了一小会儿,二人就走到庙门前。周元鹏随手想要将马栓到树上,马缰绳一围,这才发现树太粗了,要是拴在这树上,马头都得挨着树身了。

不知所措间,赵安放下马缰绳,在庙的一侧,寻到两块大石头搬了过来。将两匹马的缰绳都栓在石头上,然后将石头放到大树底下,略带惊奇的说:“少爷,这树下一点雪都没有。”

周元鹏没有回答,径直走向庙门。他伸手在庙门上敲了几下说:“师傅,我们是过路的,想要借宿一晚,请行个方便。”

里面有人答道:“门没有上拴,自己进来吧。”

周元鹏伸手准备推门,却被赵安从一旁抢了过去。

赵安轻轻从侧边朝周元鹏一撞,将他撞到一边,自己去推那扇门。只轻轻一推,庙门便朝里面开了,并没有发出什么。

随着门被推开,庙里的灯光随即晃了几晃,好在灯火并没有熄灭,赵安借着光亮四下看了看。

庙不大,但是显得很清爽。正对门的墙壁是一个高三尺左右的佛龛,上面供一座或许几座佛像,很难断定,只能估摸着佛像有一人多高。

因为佛像被前面红色的帐幔遮盖住了,帐幔上缀着白色的飘带。飘带上写有字,却也看不清楚,估摸着应该是“某某信士弟子敬贺”之类。

佛龛前面,三只蒲团一字排开,供案右侧的顶上,悬挂着一盘檀香,有米筛般大小,此刻还是香烟袅袅。

进门右手边,一眼看过去,是悬挂在半空中的一盏长明灯,散发着微弱的灯光。

奇怪的是长明灯下,地面上两捆干草,显得很是刺眼。

左手边比较空旷,有一个小方桌,此刻上面放着三盘菜肴,三双筷子和三个酒杯。

一个短小瘠瘦的男人,正独自坐在桌子旁边,自斟自饮。

那男人的身后,是一扇木雕的窗户,窗台上点着一支蜡烛,看起来点燃并不久,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