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贼(2 / 5)

三国孔邑传 驴板肠 8791 字 2017-05-30

上》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1】,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黄巾初平,羌乱又起……”

孔邑所叹“羌乱”是说去岁十一月,边章、韩遂、阎忠和小月氏酋长北宫伯玉、李文侯等段熲旧部以讨宦官、清君侧为名,在北地郡起兵,攻杀护羌校尉泠(líng)征、金城太守陈懿,大举东进,并在去岁十二月渡过黄河。另外陇西人宋建也自称“河首平汉王”,在黄河上游建国,公然造反。

正月二十三,孔伷等人到了清水南岸的汲县后,两个河内向导无论加多少钱都不肯往前了,一直说惧怕鹿肠山中的山贼,说山贼穷凶极恶,官府不能制,孔邑只好放他们离去,众人当天在汲县早早歇下,第二日一早,由来异率一百骑兵先行,孔邑率五百步卒保护着孔伷、孙氏、吴苋等人的车架,一路小心翼翼地过清水、往东北方向的朝歌疾行而去,经过武王伐纣的古战场牧野时也没停下来观瞧,然而一直等到了朝歌附近一个被弃的野亭,却连个山贼的影子都没见到。也不知是否赶路太急的原因,一个大婢出现了低烧的症状,孔邑派人去朝歌请医匠,可是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医匠遍寻不得,县市也关闭了,街上行人稀少,也不知发生了何事。孔伷等人听了得奇怪,不过也没多想,加上大婢只是低烧,便决定明日赶到荡阴再说。

-----------------------------------------------------------------------------

鹿肠山老虎寨的正堂之上,一众山贼正在饮宴议事,一个身材高大、满面虬髯的汉子高踞主座,左、右两侧各坐了数人,这些人大多是相貌粗豪的汉子,只有虬髯汉子左手边一人深衣幅巾,是个文士打扮。此时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边啃鸡腿,边含糊不清地道:“于帅,俺老洪还是不懂,为何到嘴的肥肉却要送出去。”

“自然是为了黄巾大计。”主座的虬髯汉子答道,随后瞪了他一眼道,“洪老三,跟你讲过几遍了,咽掉再说,也不怕噎死。”

“唔……于帅恕罪。”壮汉忙低头大嚼了几下,吞了一口酒后,向虬髯汉子请罪道。

虬髯汉子摆了摆手,这时一个黄脸汉子问道:“于帅,黄巾大计不是时机未到么?为何不趁机多抢些钱财、粮草,壮大实力?”

“你们难道忘了大贤良师是被谁害死的?若我们把这新任的元氏令杀了,万一激怒了朝廷和那皇甫老贼,他只需派三千精兵,吾等日子就难过了,到时别说和常山褚帅、中山张帅共同举事,连命恐怕都难保。”虬髯汉子解释道。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大贤良师当时徒众几十万,都败于皇甫嵩之手,更别说他们现在这区区一万多人马了。

“于帅,还要等多久才能举事?穆做梦都想杀入朝歌,取那狗官性命。”一个黑面髡(kūn,剃掉头发)发的汉子突然狠声道。

“这个具体何时……”虬髯汉子讲了一半停了下来,然后看向左手边的那个文士,语带敬意地道,“先生,可否请你为吾等解惑?”

“于帅,诸位,举事时机切记不可泄露出去,否则万事休矣。”文士起身向虬髯汉子行礼之后凝重地道,见众人纷纷点头,便坐下继续道,“去岁十一月,羌乱再起,汉廷节节败退,金城太守被杀,凉州督军从事边允(后改名为边章)、凉州从事韩约(后改名为韩遂)皆从羌人。凉州刺史左昌治军无方,早晚凉州必破,凉州一破,三辅危矣,汉廷必不会坐以待毙,只能调冀州牧、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带兵前去平叛,而皇甫嵩离开之日,便是吾等举事之时。”

“先生高才!这一番话让吾茅塞顿开啊!来,吾等敬先生一杯!”虬髯汉子对文士的解释非常满意,遥向文士举杯道,随后一饮而尽。

其他人也纷纷一口饮尽,然后高声夸奖文士智计过人,而之前被唤作洪老三的壮汉突然一拍脑袋道:“俺想起来了,先生此计叫‘顾头不顾腚’,哈哈。”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而虬髯汉子也笑骂道:“你这厮也恁粗俗,那叫‘顾此失彼’!”

笑过之后,文士又向虬髯汉子道:“于帅,军中有些人出现高烧、畏寒等症状,睿担心‘伤寒’复起,吾等须谨慎应对。”

“又起大疫了?”虬髯汉子闻言手一抖,差点把耳杯扔了,其他人也都脸色大变。在座之人都经历过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和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的两次大疫,深知疫灾之惨烈,因此颇为忌惮。

“是否大疫,犹未可知,不过谨慎起见,诸部须隔离病患,以免‘伤寒’蔓延。”文士建议道。

虬髯汉子点头称是。

“此外,军中乏粮,当严禁诸部私自酿酒,并减少宴饮安排……”文士轻咳一声后继续道。

“先生所言极是。”

“为做好举事的准备,当加派